1242 英国孤立政策在欧洲之外的延伸(2/2)
作者:轩樟

    而英国本身相对于占有殖民地,更在乎的是建立在帝国特惠制基础上获取的经济利益。

    只是他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关于这一点,华皇看的很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19世纪以来英国和法国关系突然变好了的原因。

    法兰西斯,路易十四,拿破仑和英国都干过很多次架,更别提百年战争的深仇大恨了,英国也搞了好几次反法同盟,但拿破仑败了后,法国怎么就再也没和英国打仗了,还加入了神圣同盟,之后就和英国一起干满清,干露西亚,干德意志成为好基友。

    华皇曾经很难理解两个相邻的世界超级大国,怎么说好就好了。

    不管满清还是其他地方的殖民都只是小打小闹。

    克里米亚战争也只是大陆均势政策的表现。

    真正改变英国国策的,是挚诚协定。

    以后世的角度来看,这是英国外交的妥协之举,法国外交的胜利,德国外交的失败。

    使得整个欧洲走向战争,走向毁灭。

    英国奉行“大陆均势,光荣孤立”政策。

    在欧洲大陆上,谁都不能比谁强。

    他永远反对欧洲大陆的老大,联合二三四五六一起反对老大。

    而当时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是法国,所以七次组成反法同盟来击败拿破仑。

    拿破仑失败后,俄国的哥萨克骑兵是第一个攻入巴黎,所以俄国自称“欧洲宪兵”,为所欲为。

    英国很烦恼,只好联合昔日的敌人,一起讨伐昔日的盟友。

    英国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的国策,作为海洋国家的英国,国际政治的最高追求就是“光荣独立”,独立于欧洲之外,谁在欧洲称霸就像打地鼠一样来一锤子,做一只离岸平衡手。

    击败拿破仑后,沙俄成为了当时的欧洲宪兵,所以英国当然要把矛头调转,与法国交好。

    同样的历史还可以类比一战之后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一样也是出于一种离岸平衡的考量。

    用德国人的话讲,英国与谁结盟都不会出于真心,只是在欧洲找一个替他挡子弹的人罢了。

    英国要维持大陆均势。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英国人在欧洲是这种外交政策,延伸到世界范围,也同样是这样的理念,他们表面上号召均势政策,实际上因为他们已经是霸主,已经得到了最广大的土地,所以,亚洲的唯一大国——华国,是英国不可能任由发展的。

    19世纪以前,无论是太阳王还是拿破仑,法国都是一顶一的欧陆霸主,牛逼到奥普俄攒到一块儿都不一定刚的过。

    到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怂了,普鲁士开始牛逼。

    所以英国人觉得该换个盟友了。

    这样才有了华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既定印象,好像英国和法国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

    从外交方面提供两个视角:一,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说白了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英国的世界霸权得到了真正的确立。以至于没有国家希望同如此强大的英国开战,包括法国。二,光荣孤立英国并不直接使用自己的实力,而是把其作为砝码,压在欧洲大陆外交的天平上,让他国出力,自己在后面压阵,力图保证均势。应对英国的这种做法,明智的做法是欢迎英国的支持,争取和英国拉近关系,而不是对抗,这当然也包括法国。

    在欧洲之外,华国的崛起速度虽然还不至于让英国人感到恐慌,但是华国有实力成为世界霸主,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压制华国,是不会改变的国策。

    当华皇彻底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思路逐渐的清晰,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之前到底还是抱有一点点幻想的,弱者,总是会不切实际的希冀强者能对自己友好一点,哪怕是装装样子也行啊,显然,英国人连样子都不打算装了。

    英法扶持日本,就是为了抑制沙俄在远东的发展,而现在同样,扶持日本,就可以抑制华国在亚洲的发展。

    所以,每一个战略都必须从全世界的角度去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