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唐朝第一场大败(1/3)(2/2)
作者:清九玄

    “战况详细情况如何?”赤都赤赞手下那名沉毅男子问道。

    此人名叫达古,是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的弟弟。

    传信兵答道:“论钦陵先派大量细作入城,而后率军攻城,让城内细作放火,城内大乱,两天就被攻破了城池。”

    “杀了多少唐人?”赤都赤赞兴奋道。

    “破城后,唐军四散而逃,我军斩首三千余人,入城后,又杀死了两千多反抗的百姓。”

    赤都赤赞哈哈大笑:

    “当今天下,还有谁敢像咱们一样教训唐人?走,本王这就去他们皇宫,和他们皇帝谈判!”

    达古提醒道:“王子,唐人现在应该十分愤怒,咱们过去的话,就怕他们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伤害到您的事。”

    赤都赤赞吃了一惊,道:“对,对,先给他们点时间,让他们冷静一下吧。”

    ……

    紫宸殿。

    大殿内,武媚正在和苏定方、刘仁轨商议,一名女官忽然来报,沛王进宫后直奔金銮别院。

    武媚心中一沉,料想李贤是想将吐蕃人打败唐军的事向李治奏禀。

    她不敢耽搁,带着苏、刘二人,一同向金銮别院而去。

    来到金銮别院正殿时,不仅沛王在这里,连太子也来了,一副惶恐不安的表情。

    众人在大殿内坐定,脸色都有些沉重。

    武媚冷冷的道:

    “陛下,这帮吐蕃人毫不讲信义,一边派使臣向我朝求亲,一边却率军攻打我朝边镇。臣妾建议,立刻将吐蕃驻京署的人全部处死,再派大将去安西四镇,驱逐吐蕃人。”

    太子急道:

    “母后,使不得啊,吐蕃这次来犯有二十万大军,咱们辽东的仗还没打完,哪还有余力对抗他们呀,不如把太平嫁过去吧。”

    武媚瞪了他一眼:“亏你还是当朝太子,难道瞧不出来吐蕃人是蓄谋已久吗?”

    太子头一缩,不敢再说了。

    李贤扬声道:

    “母后,就算吐蕃人蓄谋已久,但如今局面,朝廷确实不宜两线开战,国库本就空虚,若是与吐蕃人开战,战争绝不是短时间内能结束。到时候若是提高税收,受苦的将是百姓!”

    武媚冷冷的道:“所以按你的意思,要将你妹妹嫁过去咯?”

    沛王沉声道:“儿臣也不愿将太平远嫁吐蕃,但国家危难,身为皇室子弟,这时候也只有为国家做出牺牲了!”

    武媚挑眉道:“也可以停止对高丽作战,转而对付吐蕃!”

    沛王反驳道:“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再有一年左右,辽东军就能打下高丽,到时局面自然豁然开朗。否则等高丽人恢复元气,咱们多年布置,就要付之东流了!”

    武媚向刘仁轨和苏定方看去,只见两人都低着头没有说话,心中一凛,知道这两人都支持沛王的看法。

    只是不好明着反对自己,才没有开口。

    李治看了武媚一眼,皱眉道:“安西四镇还有五万多守军,再让苏卿领右骁卫前去增援,尔等以为如何?”

    沛王急道:“父皇,儿臣早就听人说过论钦陵之名,此人极为善战,而且吐蕃人很可能会联合突厥人、吐火罗人共同对付我朝。”

    “那依你之见呢?”

    沛王瞧出李治依然更看重武媚的意见,决定以退为进,道:

    “咱们除非像母后说的那样,召回高丽军马,全力以赴与吐蕃人大战一场,才有胜机。不然仅靠安西守军和左骁卫,就算是苏大将军,恐怕也难以取胜。”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苏卿,刘卿,说说你们的意见。”

    苏定方看了武媚一眼,说道:

    “陛下,安西四镇四面皆敌,论钦陵有备而来,若是突厥人和吐火罗人再插手的话,确实很难对付。”

    刘仁轨肃然道:

    “臣以为最主要的问题是后勤,因辽东之战,军械、粮草方面都捉襟见肘,短时间内还能支撑,但长期两线作战,恐怕只有向民间增税了。”

    李治拍案道:“不行!当年隋炀帝就是因战争让百姓受累,动摇了国本,朕绝不做第二个隋炀帝,传旨……”

    “陛下!”武媚忍不住喊道。

    李治回头看了她一眼,怔怔半晌,一挥手道:“让朕再考虑一下吧,你们都退下,皇后留下。”

    “父皇!”李贤也跟着喊道。

    “退下!”李治严厉道。

    李贤低头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