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收拾整顿(一)(1/2)
作者:孤独麦客
    “东方逵,你不得好死!”

    “勾结外人,戕害本镇健儿,还是人吗?”

    “鄜坊丹延,立镇一百三十年矣,今朝毁在你手。”

    “汾阳王创下的基业,传了四十六位大帅,不想今日被人出卖,呜呼哀哉!”

    “哭哭啼啼做甚。死则死矣,十八年后老子来取他狗头。”

    “狡兔死走狗烹,哈哈,东方逵,没了鄜坊镇,你算个屁!还想邵树德给你富贵?”

    刑场之上,唾骂声不绝于耳。

    东方逵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好似充耳不闻。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只能闭着眼走到黑了,没什么好说的。

    “行刑吧!”张彦球下令道。

    当了半辈子武夫,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做过?早就心硬如铁了。

    这百十位鄜坊军士,鼓噪作乱,论罪当斩,以儆效尤。

    刑场周围全是振武军军士,从夏州而来,帮助东方逵镇压叛乱。

    这样说或许不太对,因为叛乱早已平息了,现在是秋后算账。

    邵树德下令鄜坊、延丹、兴元、凤翔四镇拣选精锐,戍守河湟,期以两年。除凤翔镇完成得比较迅速之外,其他三镇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山南西道衙军刚刚见识过邵树德攻灭诸葛仲保、杨复恭势力的威风,心里有点发憷,虽然有些阻力,但最后还是拣选了三千精锐,送到会州。

    三千人出行之时,兴元府父老相送,皆惋惜不已。

    好好的兴元壮士,不能保卫桑梓,却去为别人拼杀,怎么想怎么别扭。

    鄜坊、延丹二镇的阻力就更大了。

    让他们跟随出兵,在关中打仗,有赏赐拿,二镇武夫还是愿意的。

    再稍微远点,比如去河西或河南,就有些问题了,需要做思想工作(加大赏赐),才可以成行。

    但若是去鄯州那么远的地方,还一去就是两年,即便朔方军的赏赐比鄜坊、延丹要多一些,两镇的大头兵们却不愿意。

    这可不是一百多年前的关中武夫了!

    安史之乱以前,朝廷威信很强,关中农民,被征发或招募起来去河陇戍守,问题不大。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最初由破产农民形成的武夫团体,世代从军,被惯了一百多年,风气早就大不如前。君不见,中唐那会藩镇兵还有屯田的,后来有吗?几乎没有!

    武夫拿粮饷赏赐,养活家人,锤炼武艺,提头卖命,本是天经地义,凭什么屯田?难道我的刀不够快吗?

    其实晚唐这会还不算太差了。等到了五代,风气差得更没边,大头兵们就是得被哄着,稍不如意就要杀将帅造反。唔,其实这会也有个五代标本,那就是乱兵当街叫喊“谁愿意当节度使”的魏博镇,但他们比五代军士还要多点良心,因为拿了钱会打仗,上阵后也不会再闹饷。

    鄜延四州军士鼓噪作乱,根本诱因还是邵树德要抽调他们中的一部分去青唐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戍边。

    好吧,这或许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个是担心上头说话不算数,两年后不让他们回来,虽然邵树德的信誉还算良好。

    二十多年前朝廷派徐、泗兵两千去广西戍边。其中,庞勋等八百徐州兵戍守桂林,约期三年。三年后,上头食言,说还要三年。又三年过后,还是不让回来,说还要留一年。军士们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杀了军官,自行返回家乡,酿成了声势浩大的庞勋起义。

    鄜延四州军士既不愿意去青唐,也担心上头说话不算数,于是鼓噪作乱。

    延州那边没闹出太大的乱子。或许是因为离夏、绥二州太近,常年受那边影响,响应作乱的人不多,很快被李孝昌平定了。但他也不敢再刺激军士,暂停了选兵工作。

    鄜州这边就严重了。前后千余人参与叛乱,其他军士则作壁上观,根本不听指挥,拒绝镇压。东方逵没办法,只得好言安抚,连番赏赐,这才堪堪压了下去。

    随后,他又行书邵树德求助。邵树德下令返回夏绥的振武军使张彦球率军南下,协助李孝昌、东方逵镇压叛乱。

    基于现实情况,张彦球令新升为十将的梁汉颙率龙荒都两千兵至延州,弹压地方,帮助李孝昌选兵。自己则亲率五千步骑,昼夜兼程,进入鄜州城,按照东方逵提供的名单抓了百十个领头闹事的。

第五章 收拾整顿(一)(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