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蝴蝶效应】(2/2)
作者:鱼卤知味
    “哪家公司的电影啊,这么牛x?”

    “好像是星驰影业拍的……”

    “星驰影业?他们不是在拍《射雕英雄传》吗?什么时候搞了部网大电影红透半边天?”

    “从来没想过,区区一部网大,竟然比院线还能赚!”

    “……”

    这是一场以小博大的奇迹。

    但这次的奇迹没有发生在院线,而是绽放于网大!

    随后,文艺协会网书账号更新动态:“春节档来临,网大院线两开花,恭喜《疯狂的石头》网大崛起!”

    这一行动态,只有短短的二十多个字,但带来的效应却是不可估量的。

    文艺协会代表的是官方态度,有了官方的认可和背书,其他的媒体自然疯狂跟进。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要知道,如果不是春节档院线大热的大片,这些媒体基本上都是不屑一顾的,更不会投入一丝一毫的关注。

    这个时期都是大片云集的,一部区区五百万成本的网大电影,有什么好说的?

    然而,文艺协会的发文,就是这一切诡异现象的最初动因。

    【网大盛事,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一周狂揽两亿票房!】

    【这部已经揽金两亿的电影,成本只有五百万?《疯狂的石头》以小博大,安可才华成就奇迹!】

    【知名作曲人初涉影坛,安可编剧处女作《疯狂的石头》上线爆红,线上观影潮流来袭!】

    ……

    除了这些新闻,也有的媒体开始转载一些影评人的文章。

    像浮云就是一切,还有其他一些影评人,都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此时的星驰影业。

    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射雕英雄传》剧组的成员有点集体自闭,也让大家甚至有几分说不出的羞耻感,毕竟之前大家或多或少对大老板不务正业拍电影的事,是说过一些怪话的。

    “压力山大啊!”

    “好好磨片子去,我们可不能比一个外行差!”

    “《疯狂的石头》这种手法,可实在是太难把握了!一个没掌握好适度,就会翻车!”

    “……”

    当然,一部电影的火爆,其带来的影响力,绝对不会只在一个人身上体现。

    作为编剧,郝平安在这部电影上线后的确是狠狠地出了一波风头,甚至网书账号的粉丝量都暴增至五千多万。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演员,以及主创团队,也是受益匪浅的。

    比如说黑皮的扮演者余波。

    这是星驰影业自己的签约演员。

    他在这部电影当中只是比较重要的配角,但在电影播出的这一个周后,火得一塌糊涂!

    找上门来的通告,戏约,一下子大有把星驰影业的门槛踩破的势头。

    甚至网络上,“怎么又是我?”、“牌子!xxx!”、“恁娘!”等表情包已经开始满天飞了。

    余波之前在星驰影业只能算是跑龙套的定位,现在却成了电影圈子里炙手可热的新人!

    这可乐坏了作为星驰影业二老板的胡大生,当即指示经纪人部主管,给余波安排了一位老练的经纪人。

    余波本人,火得猝不及防的感觉,让他更是兴奋到不行。

    在公司经纪人给他注册了网书官方账号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安可,然后用了一夜的时间,亲手翻遍了安可的所有动态,并在每一条点了个赞……

    偶尔还留下评论,比如:

    “安可老师yyds!”

    “安可老师最棒了!”

    “我真是超爱安可老师!”

    “……”

    大抵都是这类的话,态度可以说是非常虔诚了。

    当然,跟余波心情差不多的,还有袁亚琳。

    虽然《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是一部可以称之为“编剧核心”的产物。

    但,袁亚琳毕竟是导演!

    即便是编剧再耀眼,也不可能完全掩盖掉导演的光芒。

    要说之前袁亚琳还对《疯狂的石头》没能在院线上映有些小失落,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院线又咋滴?

    在网大的圈子里,刷新一下天花板,难道不牛吗?

    再者说,现在有了《疯狂的石头》这次的资历,自己也不算是一枚刚毕业的新手了吧?

    以后星驰影业再有投拍计划,自己多半也是能拿到资源的。

    甚至袁启江教授,在知道了《疯狂的石头》取得的成绩后,嚷嚷着让袁亚琳把郝平安叫到家里吃饭,说是珍藏了二十多年的一坛老酒,要取出来和郝平安一醉。

    想起前世地球女儿红的来历,吓得郝平安一直不敢答应。

    除了这两人,作为电影男一号的窦承伟,自然不会差。

    他在之前一直活跃于戏剧圈子,经常干着入不敷出的演出。

    这次也是随着《疯狂的石头》而出圈,各种通告接到手软,据说在年后将带着孩子出席一档亲子节目,也可以说是综艺界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