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马东鹏带来的好消息(1/2)
作者:冰川火鸟
    看着这群面黄肌瘦的女同志,高天真有点为难了。

    他也知道张海平说得对,这些女知青,不能说手无缚鸡之力吧,前些年在农村,跟广大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力气还是有一把的,但是总不能让她们真去蹬三轮揽客吧?

    就算女知青们能拉下脸来,高天也不能这么干。

    苦笑了一声,高天问道:“姐姐们都会做些什么,说说呗。”

    他在沙发上坐着,江媛媛很有眼色,搬了几条长凳过来,让这些新来的知青有个坐的地方。

    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知青笑着说道:“我会缝纫,绣工也能拿得出手。”

    高天点点头,对江媛媛说:“媛媛记下来。”

    江媛媛拿了个小本微笑着开始记录。

    “我会编织,手工编织,同心结、手串啥的都能做。”

    “我会纳鞋底子。”

    “我会画画。”

    “赶个驴车马车的我没问题。”

    “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我无所不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说着,所会技能更是五花八门,听得高天张口结舌。

    那个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的大姐姐,你这么能,咋不去八大胡同找份工作呢?那儿才是你事业发展的最佳方向啊。

    江媛媛边记录边咂舌,这些女知青,还真是……各有所长啊。

    她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形容词了。

    见大家眉飞色舞的说完,又低下了头,一副非常不自信的样子,高天心里五味杂陈,这些人,离开城市太久了,甫一返城,根本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了。

    因为早些年就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闺女熬成了黄脸婆,回来后天然带着自卑感,下意识地就会觉得低人一等,能有自信才是怪事。

    还有一点高天也能想到,女知青天生就比男知青适应能力差,大老爷们儿,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就像张海平说得那样,只要有膀子力气,在哪儿都饿不死人。

    女知青就不同了,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来,不仅要尽快地去适应,能干的工作也实在很少。

    琢磨了片刻,高天决定将胡同游这事儿彻底做大,有技能有手艺的,资助她们开店,啥也不会的,搞个培训让大姐姐们当导游去。

    人都来了,总不能真把她们赶走吧。

    再说了,一咬牙一跺脚狠着心把人赶走了,街道办武主任也不能干不是?

    你小子把人都赶跑了,还想让街道办扶持你开旅游公司?还想办贷款?姥姥!

    想明白后,高天笑着说:“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也不能让大家失望。我提几个建议,大家觉得成,咱们继续往下聊,大家觉得干不了,我也就彻底没办法了。”

    知青们眼巴巴望着高天,一副热切的神色,均点头不已。

    高天继续说道:“我打算开家旅游公司,以胡同游为主要经营项目,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知道咱们北京的老-胡同都有着深厚的底蕴,来北京不逛胡同相当于没来一样,所以说,深度开发胡同游,就是咱们这家旅游公司的重点项目。”

    大家聚精会神听着高天做介绍,有精明的知青,还掏出小本记录着,生怕漏掉了高天说得每一个字。

    高天对这名知青认真的态度深感满意,不禁深深看了她一眼,只见这位大姐姐面容清秀唇红齿白,两条油亮乌黑的麻花辫垂在前胸,穿一身洗得很干净的土黄色旧军装,衬托的她整个人英姿飒爽。

    见高天盯着人家一大姑娘走神了,江媛媛剜了他一眼,红着脸拿笔戳了他一下,轻声道:“大家都等着呢,你快说啊。”

    高天瞬间回魂,捂着嘴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相信各位大哥大姐对咱老北京的胡同都不陌生吧?”

    张海平笑着回答:“那是,说起来大家都是胡同串子,打小从胡同里长起来的。”

    一个叫杨光伟的知青接过了张海平的话茬,对高天说道:“高经理,我跟您介绍一下大家吧。”

    高天点点头,“成啊。”
32 马东鹏带来的好消息(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