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崇祯(2/2)
作者:九悟

    唉…

    王双真的有心把这道命令追回来。但是以大明的文官系统的规则、流程,这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改不回来的。

    …

    …

    王双在宝座上挪了一下位置,端坐久了有点不舒服。

    正在武英殿里争吵的十几个文官们立即安静下来。皇帝毕竟是皇帝,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明王朝的早朝都是奉天门前举行,但每日的早朝早就沦为仪式。但是崇祯皇帝比较勤奋朝政,每每在武英殿,文华殿,乾清宫的东暖阁召集群臣议事或批改奏章。

    若是东暖阁那种天子居所,肯定是非重臣不得入。但是武英殿、文华殿这里,基本上够资格的廷推的官员皆可来。

    今天在武英殿里议论的国事是三边战事。

    明朝有“九边重镇”。所谓“三边”指得是延绥、甘肃、宁夏。大体来说,三边总督管着陕甘之事。陕西巡抚都要位居其下。

    现如今秦地的造反事业如火如荼,流贼众多。扑灭一伙,还有一伙。四月初刚刚有流贼攻三水,杀游击将军高从龙。

    但,一派丧事之中,亦有喜事。四月初九,督粮道参议洪承畴,率官兵、乡勇万余人,分十二营,败贼军王佐挂,解韩城之围。

    大殿里安静了片刻,首辅韩爌一身绯袍,面向宝座上的王双躬身奏道:“臣等争论不定,躬请圣裁。”

    “臣等伏唯圣心独裁。”

    王双的御座比较高,可以看到此时武英殿里约三四十个文武官员,心里忍不住叹口气。

    洪承畴啊!

    他穿越来这五天,统共就认识了四个人。大伴王承恩,外加这三个阁臣。老实说,他脑子里根本就不知道韩爌是谁?在明末干了些什么事。

    他并非专业研究明史的,也就是个历史爱好者的水平。九年义务教育+明朝那些事儿+网文(明朝)。

    洪承畴在明末的历史中可是大名鼎鼎。王双当然知道他。这位蓟辽总督最后投降了螨清,为螨清立下赫赫战功。据说他打回老家时,他老娘不认他这个儿子。

    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诸臣皆可杀。王双眼前这约四十个大臣,有几个是心向大明的,又有几个是心向自己的家族、阶级利益的?这还真不好说。

    忠奸难辨呐。

    东林党,呵呵,东林党!

    头皮太痒水太凉。黑料大把,根本就不需要人去黑。王双对阉党没好印象,对东林党更没有好印象。其大部分都是一帮当了婊子还要立贞洁牌坊的无耻之徒。

    朕的忠臣在哪里?

    王双咳嗽一声,清清嗓子,徐徐的说道:“擢洪承畴为三边总督。”

    洪承畴要投降螨清,那也得去辽东再说。他现在需要用洪承畴的军事才能为大明效力。

    局面就是这么个局面,混沌的看不清。但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唯一能让他依仗的便是他大致知道明末的历史和一些人物。

    韩爌六十四岁的年龄,满头白发,文官们吵了快一个时辰,他站得有点累,这时颤巍巍的回奏道:“陛下,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杨鹤任三边总督不足月余。”

    王双对杨鹤的名字略有点印象。具体不大清楚。实在是明末留下名字、痕迹的文官武将实在太多。这是一个璀璨的大时代,只是以悲剧落幕:大明亡了!

    “召回朝廷,另有任用。”王双根本就懒得管什么官场惯例,升迁规则,丢下一句话起身往武英殿后走。大太监王承恩赶紧跟着。

    回到明朝,他是不可能按照东林党的要求,去当一个“好皇帝”。当东林党所认可的圣君,或者说,当大明士绅等统治阶级的圣君,其结局就是十五年后自己去吊死在歪脖子树上。

    他注定是要当一个刻薄寡恩、峻刻冷酷的皇帝!

    …

    …

    皇帝一走,大殿里顿时如同菜市场般嘈杂起来。

    “这…”

    韩爌、李标、钱龙锡三名阁臣对视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感觉圣上最近套路有点摸不清楚。听皇帝这意思是要把刚上任的杨鹤给撤掉?

    哪有这样办事的,朝令夕改?三边总督不仅仅是一个人事问题,还事关三边盗贼战略。杨鹤主抚。

    韩爌道:“此事需再议。我等须劝谏陛下。”

    两名阁臣点点头。文官们纷纷散开。

    (ps:杨鹤有个儿子叫杨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