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医外科(2/2)
作者:刃海殿下
    到了营地前,守卫营门的士兵们嗅到了两辆大车上散发而出的熟悉气息,面面相觑。

    哨长不明所以的问道:“都知,这运的是…”

    “烈酒,很烈的烧酒。”方略回答的很干脆。

    待他们一行人入营后,有士兵好奇的问道:“都知这是打算在开拨前犒劳犒劳咱们?”

    “我看是。”

    “那酒香也太浓了,想想都来劲啊。”

    …

    方略对于军中薄弱的医疗力量非常不满,他的营只配了两个医官、以及几个打杂的帮手。

    建制最齐全的京师驻军尚且如此,各地地方驻军就更不用说了。

    这几天在家,他大致规划好了开拨前自己力所能及的几件事,争取最大化改善自己部队的水平。

    “去把许郎中和赵郎中叫来。”方略对亲兵道。

    许郎中年过半百,年轻时曾是游医,后来被“请”进了军中,因为医术不错而且处事细致,大家都很敬重他,他也干脆留在了军中,一待就是快三十年。

    而赵郎中则年轻很多,刚过而立之年,大半年前才来,同样是个精于外伤的好手。

    在现代医学体系建立起来以前,传承数千年、以无数经验建立起来的中医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最有效的医学。

    缝合、剖腹、鼻饲……

    这些看似完全与古代医学不沾边的外科名词实际上早在隋唐就大有应用。

    当年的方略起初是不信的,直到在和医科大学的老同学逛了一次博物馆后,才不得不接受中医在汉朝就应用了剖腹产手术、在隋朝就应用了肠道创伤缝合术、在唐朝更是应用了颈部气管缝合术的事实。

    当时的方略看着展览柜里面的那些精巧的手术器材,疑惑道:为什么后来中医外科逐渐没落了呢?

    同学摇摇头:我历史不好,不敢乱讲,但单从事实看来,中医外科在宋朝之后便逐渐没落了,民间医生开始从“外治”转为“内治”,军医们也受此影响,不过要慢不少,毕竟有更多的实际需求。

    方略:所以你觉得这个锅得给谁来背?

    同学默不作声,没有回答。

    …

    方略从回忆中返回现实,他好奇道:“许医官、赵医官,您二人觉得'腹部受创、肠露破损'之伤可治吗?”

    赵医郎中细思片刻,犹豫道:“难,我只在古书上见过前人的手段,却未敢施用过。”

    “可治,但能活者、十不足三,”许郎中忽然发话,他轻抚长须,“都知可愿听老夫详说?”

    “洗耳恭听。”方略拱手道。

    许郎中侃侃而谈:“先以大麦煮粥,滤麦粒留汁水,以此汁水温洗其肠;”

    “再以桑皮尖茸为线,蘸花蕊石散,缝肠伤口,于缝处涂活鸡冠血,将肠轻轻纳入腹内;”

    “又桑白皮细线密缝伤口之皮肉,以月白珍珠散洒之,此后静养,待创口生肌即可。”

    “此术,十多年前,老夫随大军征战,时常施用,总计不下百次,得活者有四十余人。”

    方略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停滞在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