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忙碌中元节,李颖谈节约(1/2)
作者:红尘青锋
    9月5日,中元节,晴。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的节日。

    在北方的农村,从农历七月十一到十五,这段时间都会上坟,祭祖。在外打工或者远嫁的女人都会赶回老家,去祖坟祭祀,为逝去的亲人焚烧纸锭,纸钱。

    现在,雄安新区的成立,国家出台政策,为减少大气污染,实现碧海蓝天工程,严禁焚烧纸钱,提倡文明祭祀。

    人们的习俗也会跟着法律制度而改变,有的带上一束鲜花,有的带上些许饭菜,有的带上茶水香茗…总之,还没有形成规则之前,样式各异,唯有对逝去先辈的尊敬之情是相同的。

    这几天,聚缘酒家的微信群里早就下达了通知,谁都不让歇,可是马宇的离开又打乱了原定的计划,只得让明明来饭店帮忙,李颖跑到后厨工作了。

    上午九点一开门,就有订单来了,订单不仅可以打座机订菜,还能使用微信和李颖订菜。

    打包的菜很多,李颖先忙着切小料,小料虽然小,但是很重要,炒每一个不同的菜,就会用到不同的小料,这是雷打不动的道理。

    王姐收拾这盘子,碗碟,这也很重要,一是盘子,碗碟占据洗碗池,一些蔬菜根本没地方洗。

    朱大力,马哲负责拿菜,朱大力拿一些复杂的,需要改刀的菜,马哲负责拿一些省事,简单的菜。

    朱大力刚刚在电蒸锅里蒸上鸡蛋羹,又开始切土豆,茄子,辣椒,配制地三鲜。

    马哲端来了炒三丝,素炒茭白,养生小炒,素炒苦瓜,放在了荷台上。

    唐增民一看过水的菜比较多,就在灶上做好了水,把三丝的豆腐皮过了水,可是发现绿豆芽很少,如果这样炒制,放到盘子中也不会满,就喊道:“绿豆芽很少,再添点。”

    马哲跑到前屋去拿绿豆芽,唐增民又想把养生小炒过水,养生小炒的主要原料是蟹味菇,蟹味菇缩水也很严重,盘子虽然装的很满,但炒制也不够,再一看茭白,苦瓜都一样,每样做炒肉的还可以,做素炒的根本就不够,满腔热情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把火一关,吼道:“你们这菜配的真有水平,一荷台都是菜,一个也炒不了,这活还有法干吗?”

    马哲从大厅中的展示柜中拿回了绿豆芽,蟹味菇,每样都添了一把放在马斗中,接着又开始切苦瓜,茭白。

    侯亮说道:“一个个的挨呲没够,你们出菜时就不会换个大点的盘子吗?一下切够,他不快吗?”

    马哲说道:“嗯嗯嗯,巧了,我也这么想的,下次吧,一定改。”

    菜单一张张的增加,朱大力又到大厅中的展示柜上拿麻辣三鲜,椒盐虾,红烧带鱼,刚拿进屋就被小梅追了进去说道:“二师兄,你真够瞎的啊,你不知道冰柜里有昨天没用完的吗?你就知道拿新的。”

    朱大力不好意思的说道:“哦,我错了,只知道着急拿菜了,没注意看冰柜里。”

    李颖说道:“咱们是一个整体,说半天就是没人懂呢,依旧是个干个的,前面的菜,哪一个是新出的,哪一个是昨天的,前台的服务员必须要知道,然后开单告诉后厨的配菜工,大家都尽量把剩菜卖出去,不要等到菜不新鲜了,或者变了质再扔掉,那样可是最大的浪费。农民每种一颗菜都有汗水的浇灌,他们也不愿意辛辛苦苦种出的果实被糟蹋掉,那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就像我们厨师,精心做出一道菜,放在桌上,顾客不闻不问,直接就扔掉,虽然他付了钱,我们的心里会好受吗?”

    朱大力说道:“嗯,我们懂了。”

    小梅说道:“行,我也记住了。”

    侯亮说道:“今天,来人真早啊,都十一点了,我们也快点吃饭吧。”

    小梅说道:“做的什么啊,我早就饿了。”

    李颖说道:“我让毅哥买了包子,小米粥回来了,大家快到大厅去吃吧。”

    下午五点,来吃饭的人又非常早,更都聚集在一个时间到来,这样,无疑也在考验着这个团队。

    菜单上,四号桌要了一份藕盒,七号桌上要了一份茄盒。

    藕盒的制作是把新鲜的藕去皮,切成夹刀片,然后夹上调好的肉馅,挂糊炸制而成。

    茄盒的制作是把新鲜的茄子去皮,切成夹刀片,夹上红豆沙,挂糊炸制而成。两种菜看起来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唐增民把茄盒与藕盒都炸好了,朱大力把菜放到传菜桌上。小梅在藕盒上撒了一些椒盐,顺手就要在茄盒上面撒。

    朱大力站在传菜桌与荷台中间,看到小梅的举动,赶紧出声喝止了小梅:“你也瞎啊,这两个菜一样吗?”

    小梅瞪着一双迷蒙大大眼睛说道:“我知道一个是藕盒,一个是茄盒啊,不是都放椒盐吗?”

第四十章忙碌中元节,李颖谈节约(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