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我这只是基本操作(2/2)
作者:云天明
    所以这次被幕后大老板钦点来华,对她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之前她可是兴奋了好几天,以至于一见面就兴奋地开始跪舔起来。

    经过一番谈话了解,这位显然就是典型的中段位编剧,又相对亲近天朝,在方杰看来是“可造之材”。

    嗯,如果方杰知道前世的时候,这位编剧后来根据漫画改编了《w-两个世界》的剧本,然后一夜爆红,就更加觉得自己是“慧眼识珠”了。

    沙发上,方杰揽着李晴,漫无目的地将手中剧本翻看了一阵子,便抬眼对如小学生一般拘谨坐在对面的宋载正表态道:“这个本子我看了,挺好,没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我会向jyp那边建议,让你来具体负责这个项目,回去后你就可以着手准备了。”

    宋载正顿时面露喜色,赶紧起身,郑重地鞠了一躬:“谢谢方总的信任和栽培!”

    旋即又朝李晴鞠了一躬:“谢谢李会长!感谢!”

    李晴面色古怪地撇了一眼自己的老公,心说这就是把人卖了,人家还替咱们数钱?

    方杰注意到了李晴的眼神,不由得翻了个白眼,那意思像是在说:没你想的那么龌龊,至少《仁显王后的男人》这部剧真的不会有任何改动,没有夹带任何私货。

    确实不需要夹带私货,因为《仁显王后的男人》这个剧本实在没什么好改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助推捧红宋载正。

    只要这位编剧火了,成为了大牌编剧,日后再按照他的指示,拍一些夹带私货的古装剧,就很容易操作了。

    所以从李晴那里收回目光后,方杰便摆了摆手道:“不用谢我,这个机会是你靠着自己的本事争取到的。”

    话到这里,方杰便话头一转:“另外啊,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既然骊兴闵氏是你娘家,我觉得这方面你完全可以进一步深挖出一些历史题材进行创作。”

    宋载正并非是个蠢人,心念一转,便瞬间猜到了老板的意思:“方总的意思是,把骊兴闵氏历史上的三位王后,全都安排一下?”

    方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元敬王后和仁显王后还行,明成皇后嘛……暂时搁置如何?”

    宋载正又是秒懂:“嗯,方总的意思我明白了。”

    但是见对面的李晴李会长不明所以,宋载正琢磨了半秒后,便主动解释道:“我国李氏朝鲜一直是天朝的属国,只能称王,所以这个明成皇后,不太合规矩,拍成电视剧的话,容易引起两国民间争议……”

    方杰也在一旁科普道:“其实明成皇后是王妃,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式微,岛国策划政变攻入朝鲜王宫,焚杀了闵妃,明成皇后是后来朝鲜高宗称帝后追封的。”

    李晴更加有些好奇:“倭寇为什么不杀朝鲜王,反倒杀一个王妃弱女子?”

    “哈?”

    方杰摇头一笑,没有解释,只是撇了一眼宋载正。

    宋载正会意,颇有些自得地笑着解释道:“当时闵妃其实就是朝鲜王,是朝鲜王朝实际的统治者,无非是没有明面上称王罢了。所以杀闵妃,就等于杀了高丽王……”

    李晴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朝鲜版的武则天么?难怪呢!”

    方杰则有些欣赏地朝宋载正点了点头:“相信你完全能驾驭闵氏其他两个王后的历史题材故事。”

    宋载正赶紧谦虚了几句,然后有些拿不定主意地问道:“方总的意思是,有关仁显王后的故事题材,还应该再开发一下?”

    方杰一边回忆着前世的记忆,一边道:“你现在这个《仁显王后的男人》,我觉得题材挖掘的还不够,或者说只是蜻蜓点水了一下,有些浪费相关的题材资源。”

    宋载正呐道:“可这已经写了一个有关仁显王后的剧本,再来个仁显王后的剧本,会不会显得有些重复了,观众们会不会审美疲劳?”

    方杰摇头一笑:“你怎么转不过弯呢?《仁显王后的男人》是仁显王后被废又复位的时间背景,你为什么不能把背景设定在仁显王后成为王妃的前后?”

    接着,他又道:“剧名也不一定非要用仁显王后啊,可以用《张玉贞,为爱而生》,把视角放到与仁显王后搞宫斗的张禧嫔身上,要说起来,张禧嫔也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的传奇王妃之一吧?”

    这番话顿时让宋载正醍醐灌顶,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是我钻牛角尖了,总想着写仁显王后。其实以张禧嫔为主角的话,更有看点!我现在脑海里已经有了思路,甚至有了画面,绝对能写出一部经典爱情虐剧!”

    张禧嫔是朝鲜史上最具争议的女性,甚至没有之一:其美貌绝伦,聪明机敏,独宠于后宫,赢尽君王之心;她广植党羽,排斥异己,被称为朝鲜史上第一“妖妇”;在森严的阶级制度下,她是李氏朝鲜历史上唯一从宫女做到王妃的女人,几度波折荣辱。

    但最终,她在宫斗中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钟爱她的朝鲜王赐毒酒而死,而曾被她赶下台的仁显王后,再次复位,成为了朝鲜王朝历史上唯一被废又被复位的王妃,也是相当传奇。

    所以换个视角解读张禧嫔,并不影响仁显王后的戏份,两个传奇王妃搞宫斗,都是几经起落,很有看点。

    这么做也不会增加宋载正的创作难度,毕竟都是《仁显王后的男人》里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只是时间背景往前推了十几年,在其基础上稍加修改就是另一部剧,可谓是事半功倍。

    而方杰之所以给对方提供创作思路,除了扶持对方之外,也是为了暗度陈仓。

    比如剧中官方和贵族们,使用的文字全都是汉字。

    比如朝鲜肃宗时期的党争非常严重,政局变化尤速,先是南人和西人之争,后来西人里又分老论派和少论派,两个王妃之间的斗争其实也是党争的延续。

    老论派坚持朱子理学,占着“忠孝”大义,愚忠大明,叫嚣着要帮助天朝这边反清复明;少论派则比较现实,对朱子理学稍有反省,应该学术自由,并认为胳膊拧不过大腿,应该认清现实,给天朝那边的大清朝当小弟。

    甚至年号上,两边也有争论,老论派坚持继续使用明朝年号,而少论派认为应该使用清朝年号,这方面老论派占据上风,清朝建立两百多年后,朝鲜王朝才不得不取消了明朝年号作为本国年号的历史。

    且不论这些党争孰是孰非,政治立场如何,反正他们所秉持的理论都是天朝儒学,都是坚持要抱天朝的大腿,无非是在到底要继续忠孝明朝,还是识时务听命清朝的问题上分歧很大。

    这样的分歧在当时来看,就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但是放到现代,通过电视剧展现出来,就只剩下好处。

    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教育,是在告诉韩国观众们,你们以前无论是文字、学术、年号还是政治理念上,都是追随天朝的小跟班,这点不容置疑。

    如果一部剧不够完成这也的科普教育,那就上两部剧,如果两部不够,就上三部,总之所有电视剧都这么展现后,假的也成真的了,何况这本来就是真的。

    除了这些之外,既然两部剧的内核都是狗血爱情剧或是宫斗剧,那么反过来,是不是证明了肃宗是个十分任性的昏君渣男?

    否则如何解释,你不惜打破阶级身份,冒天下之大不韪,违例把张玉贞抬上了王妃的位置上?

    又如何你解释明明宠爱张禧嫔,后来又赐毒酒弄死了自己的这位宠妃?

    如果说此举是被朋党朝臣逼迫的,那么你一个无法掌控王权的国王,是不是个昏君?

    事实上,肃宗在历史上还真不是个昏君,反倒爱民如子做了不少政绩,而且在位时很好地用帝王之术平衡了党争,收回了不少王权。

    但如果《仁显王后的男人》和《张玉贞,为爱而生》两部魔改爱情剧一拍,一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且又很渣的昏君形象就塑造起来了,这会不会让一些民族自尊心较强的观众对他们的大王很失望?

    前世这两部剧就造成了类似的效果,其实不止这两部剧了,其他古装剧但凡涉及朝堂的,要么把王上描述的很昏聩,要么就把下面的臣子们塑造成了奸臣乱党,算是棒子们自己弄出来的乌龙。

    当然,也有相对较为正面的君臣形象。

    比如朝鲜王朝太宗李芳远。

    其实李芳远是杀了哥哥和弟弟们,逼迫父亲下台,自己篡位上台的,非常巧合的是,其具体过程很像天朝这边唐太宗李世民上位的过程,并且同一时期,明朝那边永乐大帝朱棣也是篡位上台的。

    但就像天朝民众不会对唐太宗、永乐大帝诟病,反而挺尊崇的一样,韩国民众也几乎不会对功大于过的李芳远吐槽。

    而说起太宗李芳远,便不得不提到骊兴闵氏的另一个王后:元敬王后。

    元敬王后就是李芳远的原配夫人,是其贤内助,在李芳远登上朝鲜王宝座的过程中,元敬王后和她背后的骊兴闵氏可是帮了大忙的,可谓是居功至伟。

    甚至可以说,没有元敬王后,就没有太宗李芳远。

    方杰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朝鲜半岛古代历史,就是前世看了太多的韩剧古装剧,加上记忆力过人,因此不学自通,渐渐理清楚了那边大致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历史人物。

    这事不必多说,总之元敬王后也是奇女子,值得以此为题材再写个剧本。

    而这个新剧本,又包在宋载正身上了,毕竟当仁不让,没有谁比她更适合写元敬王后了。

    不过方杰的要求是让她把主要视角放在朝鲜太宗李芳远和朝鲜太祖李成桂身上。

    也就是说,这第三部古装剧,是奔着历史正剧去的,讲述的是朝鲜太祖、太宗如何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剧情相对严肃许多。

    这活儿真要这么干,对韩国业内来说,那就是大项目,不亚于天朝那边拍一部《永乐大帝》的鸿篇巨制,因此单靠宋载正一个人肯定干不过来。

    她只是钦点的负责人,负责召集众多历史系编剧以及历史学者共同筹备这个项目,并负责“把控”大局。

    至于如何把控大局,有些话不需要方杰明说,宋载正是个聪明人,既然这个项目有中方沸腾集团参与,甚至是幕后大佬亲口交代的事情,她自然知道剧本该往哪个方向有所倾向。

    毕竟方杰在她眼里,其权势不亚于韩国李氏财阀,甚至超过了李氏财阀,是绝对得罪不起的存在,何况据传李晴还是李氏财阀的私生女,这就更变态了,如果不想自己哪天莫名其妙就消失在了地球上,那就必须“懂事”。

    方杰完全不知道对方把这事儿已经脑补到了人身安全的程度,他的要求其实是很单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就行,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

    历史上朝鲜王朝本来就是大明朝最亲密的小弟,其开国君主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后,多次遣史明朝,恳求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王位却不得,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以“权知高丽国事”的身份主持国事。

    随后李成桂又遣史明朝,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定下“朝鲜”国名后,依然没有得到册封,只是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的身份。

    后来直到太宗李芳远上位,才获得了天朝的册封,严格来说,李芳远才是朝鲜王朝名义上的第一任国王。

    既然要投拍《太宗李芳远》这部历史正剧,那么这些历史故事情节是逃不掉的,只要讲清楚了其中的关节,就是很好的历史文化教育。

    除此之外,朝鲜王朝从一开始就是发自内心地信奉儒家“事大主义”,这也是朝鲜王朝太祖太宗的祖训,即《孟子》里的“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及《周礼》中提到的“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

    意思就是说,真正聪明的人,能以小国的地位侍奉大国,大国宽宏爱护小国,以仁义待之,而小国则应顺应天命,听命效忠大国,以忠义待之,这样小国才能获得安定,双方才能互利共赢。

    朝鲜王朝时期甚至有发议愿以举国内附中华,比如老论派就是这样的政治观点,这可不是什么投降派,而是愚忠大明朝的传统保守派,否则也不至于清朝都建立200多年了,老论派居然还敢顶风作案,叫嚣要反清复明。

    而外戚骊兴闵氏,恰恰就是所谓的事大党之一,所以骊兴闵氏亲华是有历史渊源的,身为骊兴闵氏的后裔,宋载正在方杰面前表现的有些跪舔也就说的过去,并非数典忘祖,相反其实是顺应祖训的,因此完全没有什么思想包袱。

    总而言之,投拍《太宗李芳远》这部剧,其实并不算搞事情,都是名正言顺的阳谋,毕竟事实如此。

    而所谓的搞事情,其实是防止韩国编剧们搞事情,免得他们为了名利,胡乱魔改历史剧,给观众们带去错误的历史观。

    除了这几部古装剧以及前面提到的现代剧之外,方杰还计划在未来继续跟进韩剧,每年搞个1、2部现代剧和古装剧以正视听。

    比如现代剧中,反映韩国上流社会腐坏的《顶楼》、《上流社会》、《继承者们》,反映韩国医疗行业乱象的《doctors》、《浪漫医生金师傅》,反映教育行业内卷的《天空之城》……等等,都可以弄一下的嘛。

    古代剧则准备把朝鲜王朝历史上所有的国王都拍一遍,不一定是历史正剧,可以是各种魔改剧甚至魔幻剧,但有个基本原则不变:潜移默化地强化儒学思想、事大主义、汉字国学等天朝元素,对朝鲜王朝带来的深刻影响,科普正确历史。

    虽说方杰已经在游戏、影视剧方面出手了,已经够那边喝一壶的了,但他搞事情的脚步依然并未停止。

    筛选完剧本,一个多月后,方杰再次召集沸腾娱乐和jyp娱乐,抛出了一个综艺项目的方案。

    而知道一切内情的李晴,表面上虽然吐槽老公穷追猛打得理不饶人,不过心中还是蛮开心的,因为这档综艺节目,是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