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源头(1/2)
作者:不喝无糖可乐
    春季一过,天亮的渐渐早了。

    老胡同巷里,有一户人家门前,天蒙蒙亮时,就早早停了一辆驴车。

    周围的住户见怪不怪,那是住在巷子中间的李家。从几天前开始,每日清晨都会有驴车前来迎接。

    胡同里有好事者,好奇这轿子的每日去向。曾偷偷尾随过车夫,结果发现目的地竟是柳知白的府门。

    一时间,胡同里的住户们都对这驴车再三避讳,不敢再多议论此事。

    ......

    今日天暖,林浪母子二人起的也早。照例在院子里练习功法后,林浪和卢氏坐在大屋里吃饭。

    跟卢氏住的越久,林浪就越发发现她娘真的是十项全能。

    上的厅堂,下得厨房。更重要的是,还腌的一手好咸菜。

    她们现在桌子上摆的,嘴里吃的就是卢氏不久前腌的酸豆角。酸脆的口感配上淡淡的米汤,喝一口下去,米香味充斥于整个口腔。

    林浪每日都要配着小菜喝上一大碗。吃饱后满足地舔舔嘴巴,只觉得无比惬意。

    吃完饭,卢氏送林浪去门口坐驴车。这是林浪再三请求后,才将原本的软轿换成了现在的驴车。她跟车夫打过招呼,再三叮嘱莫在路上耽搁。

    待儿子走后,卢氏转身走进院子,关上小院屋门,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林浪家距离柳知白的府上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驴车七拐八绕,到达柳府时,正好是每日晨课的时间。

    在林浪来上课的第一天,柳知白就详细问了她的想法。既然进学,那目标自然是是参加科举。

    但唐朝的科举形式并不单一,林浪的选择余地其实很多。她可以选择考明经科,进士科,甚至还有明法、明书和明算。

    按照她过目不忘的天赋,林浪选择明经科考试其实最占优势,明经科考的内容是儒家经义。虽然需要记得东西繁多,但林浪的技能让她相当于自走挂,背起书来是如鱼得水。

    据柳知白介绍,明经科考试形式分为贴经、抽背、和时务策。

    明经科的第一场就是贴经,相当于现代的选词填空,意在考察学生对经义的熟练程度。

    第二场是抽背,内容同样出自儒家经义,同样着重考察记忆能力。

    第三考时务策,意在考察学生对政策和时事的分析及策论能力。

    其次,林浪还可以选择考进士科。进士科与明经科不同,明经科考的内容进士科也考,但明经科不考的内容,进士科同样要考。

    进士科考的内容多且杂,最重要的是,进士科的考试极难。

    每逢进士科考试,都会有大批学子趋之若鹜报名参加。但进士科的录取率仅有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战况可谓惨烈。

    常有人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考上进士往往被人称为“登龙门”,“白前万里尽传名”。明经科只要熟练掌握儒家经义,考上并不算十分困难。但进士科可不是熟记经义如此简单。

    林浪记得,李绅生于772年,但他也是多次赴考。直至元和元年,也就是806年,李绅才考上的进士。

    更有甚者,如孟郊。他46岁考上进士后,作《登科后》。才有了名扬至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故此,唐朝的进士科难度可见一斑。

第二十一章 源头(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