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驳斥(1/2)
作者:浮沉的命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开封城东的河南巡抚衙门高朋满座,一片热闹喧哗景象。

    这一场热闹的晚宴,自然是欢迎新到任的河南都指挥使王泰了。

    明代后期,巡抚实现了地方化、制度化,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尽管三司已隶属巡抚,但在名义上却仍然是朝廷律法定制下的省级机构,对巡抚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巡抚有违法行为,三司长官亦得向朝廷中枢参奏。这样,一方面是巡抚统驭三司,另一方面,三司也对巡抚实行牵制。

    因此,王泰名义上是河南巡抚李仙风的下属,作为河南一省的最高官员、东道主,他自然是要好好款待一下王泰了。

    在座的,除了河南巡抚李仙风,河南巡按御史高名衡,河南总兵张任学,还有提刑按察使等大大小小的官员。至于那些锦袍的志得意满之人,自然是开封府乃至河南府的豪强官绅了。

    座中更有一位周王府的什么长史,也登堂入室,和朝廷大员们共坐一桌,谈笑风生,顾盼自如,可是让王泰暗暗摇头。

    这么多的大员、地方贤达前来参加夜宴,由此可言可以看出河南府上下对王泰这个天子重臣的重视。

    不过,重视归重视,王泰隐隐感到了一丝冷漠,这堂中乌泱泱一片,似乎对他抱有成见或敌意的,不在少数。

    这让他心里,莫名地一阵警惕。弄不好,今晚就是一场鸿门宴。

    “各位同僚,咱们敬王大人一杯。”

    河南巡抚李仙风首先开了口,圆润的红脸上笑容满面,席间大小官员纷纷站了起来,举杯而向。一饮而尽。

    “在下多谢诸位了!”

    王泰微笑着端起了酒杯,和众人一饮而尽。

    “王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啊! 老夫在你这个年纪,还在寒窗苦读。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李仙风哈哈笑道,半真半假。

    这位河南都司的掌舵人如此年轻,的确是让他惊诧。

    “那都是圣上的恩典,下官只是适逢其会。以后还望大人多多提携,多多照顾!”

    李仙风还没有说话,旁边的巡按御史高名衡已经接上了话。

    “王大人年方弱冠,已经是二品大员,有杨阁部和高起潜在后面为你撑腰,我们这些微末小吏,又那能上得了台面。”

    王泰微微一怔,李仙风哈哈笑了起来。

    “王大人,高按台就是这个性子,你不要介意,不要介意。来,咱们满饮此杯。”

    王泰点了点头,举起酒杯,和李仙风一饮而尽。

    “抚台大人,圣上让我来河南就职,以后这军中将士的粮草饷银,还望抚台大人多多支持。”

    王泰直觉,这位抚台大人似乎要圆滑许多,对自己的冷漠显而易见,或许难以得到他的支持。

    河南都司卫所下的将士所需饷银,主要来自军屯屯粮、布政司存留及临时加派。明朝后期,军屯败坏严重,入不敷出,饷银主要依靠于地方存留。但河南灾害频频、宗禄支出巨大,地方财政困难,河南都司卫所军饷的拖欠现象也是十分严重。

    也正因为都司饷银来自于河南巡抚衙门,所以王泰才向这位李抚台求助。

    “王大人,河南天灾不断,官府财政窘迫,已经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何况,河南都司,卫所已经是名存实亡,王大人要饷银,还是向圣上求助吧。”

    果然如此,王泰面色平静,微微一笑。

    河南巡按高名衡这时又插话进来,似有所指。

    “王大人,军屯败坏,屯田失额,军士逃亡,官员渎职,豪强横行,想要一番作为,恐怕是不太容易啊!”

    明代军屯破坏的首因是屯田失额,屯田失额主要是因为屯田被世家豪强兼并,被卫所军官私占变卖,被藩王侵占。军屯破坏的另一原因,则是因为军士逃亡。这些问题,牵扯到各方势力,局面错综复杂,要想解决,必须得有雷霆手段。

    “按台大人代天巡狩,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即时处理,事权颇重。难道说,这军屯破坏的事情,你未曾禀报君王?”

    王泰似有所指,高名衡听了个清清楚楚,他微微笑了一下,咳嗽了一声,然后附耳低语。

    “王大人,清屯之事,错综复杂,千丝万缕,动一发而牵全身,即便是孙传庭巡抚陕西,清屯的对象也是豪强官绅,至于那些藩王侵占,他可曾动过分毫? 即便是闹到皇帝那里,各有各理,一番扯皮下来,往往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藩王世家们耗得起,百姓可以吗?”

    王泰微微点了点头。想不到这冷傲的巡按大人,还真是个有分寸的好官。

    高名衡,到底是和李自成在开封血腥缠斗的酷吏,还是打杀河南豪强权贵、忠肝义胆的千古名臣,日后自知。

    “高大人,援手之恩,在下铭记在心。”

    “王大人,救命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王泰和高名衡哈哈大笑,一旁的李仙风摇了摇头。这两个人混在一起,他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席上觥筹交错,玉盘珍馐,王泰也是暗暗心惊。河南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堂内依然是美酒佳肴、花团锦簇,甚至一团和气。

    酒过三巡,官员们便开始吟诗赋词,大谈起庄老之说来。

    王泰见众官员对自己虽然客气,但都保持距离,略加思索,便知道了其中道理。

    天下如今谁人不知,自己是阉党一员,高起潜的孝子贤孙,他们这些清流浊流,自然是要党同伐异了。

    只是看这些人大谈道德经、无为而治,王泰心里就凉了半截。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还是好的,更多的则是只知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祸国殃民的无耻之徒。这两种官员,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庸碌无为,有破坏没建设,让王泰不敢恭维。

第4章 驳斥(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