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时代变了,大人!(1/2)
作者:隐宗宗主
    遵义,大帅府。

    庭院中,王阿从、王贞仪、林佩环、席佩兰等几个女人正趁扇形分坐在一边,在她们各自的面前,都安放着一个支架,架子上都摆放着一个画板,每人手中都拿着颜色不一的铅笔正在唰唰唰的挥毫着。

    而在庭院中央,杨古雪正满脸无辜的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那里。

    不远处,黎汉明正满头黑线的看着庭院中的一切。

    王阿从想要识字,可是又写不好毛笔字,没办法,黎汉明就想到了铅笔。

    铅笔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石墨与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将石墨黏土混合物挤压出一条铅芯来,跟挤牙膏一样一样的!然后加热干燥和高温焙烧,使其具有一定硬度,最后经油浸处理,如此,笔芯就算成了。

    要做彩色铅笔,就不需高温焙烧这一步,将粘土、滑石粉、胶粘剂、色料、油脂和蜡等混合均匀后,经成型、干燥而制成。

    至于铅笔的外壳,是不是很多人以为,铅笔是圆条木中掏空,往里插入铅笔芯的啊?那样做太费工夫,铅笔就是两瓣木头,中间刨出放铅笔芯的槽,放入铅笔芯,用胶将两瓣铅笔粘上即可。

    小时候不小心买到过劣质铅笔的朋友可能遇到过,有时候铅笔削着削着就破成两半了,或者,削的时候发现里面的笔芯断成了一段一段的,有此便可知道,铅笔的合成步骤。

    毛笔属软笔,书写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为中华独有之文化,但毛笔书写要求高,速度慢。

    影视剧里常有这样的画面:军中细作潜入敌营,掏出毛笔,蘸了半天口水,艰难的画出模糊不清的鬼画符。

    古人不懂使用硬笔吗?不是!《西京杂记》(西晋)记载﹕“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就写了古人经常怀里揣着铅笔方便书写。汉代还出现过一种竹锥笔,类似西方那种蘸着墨汁写字的钢笔。

    虽然硬笔书写方便,便于文化传输,但古中华还是毛笔为主,应该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导致吧!

    铅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那时的铅笔很简陋,只不过是金属套里夹着的一根铅棒,甚至是铅块,倒真是名副其实的“铅”笔。

    而如今使用的铅笔是用石墨和黏土制成的,里面并不含铅。

    现代铅笔诞生于16世纪的英国,有人在巴罗代尔发现了一种名叫石墨的黑色矿物,石墨能像铅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而且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

    巴罗代尔一带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做记号,后来,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

    不久,英王乔治二世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归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用品。

    不过,石墨条也有它的缺点:容易弄脏手,还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用石墨粉同硫磺、松香等混合起来,制成条,这比纯石墨条的韧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脏手。

    不过,据黎汉明所知,到如今的18世纪末时,只有英、德两国能够生产铅笔,当然了,如今可以加上中国,他这里也可以生产了。

    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波拿巴下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

    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铅笔芯。

    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

    后世铅笔头上标着B、HB一类的字母,表示的就是铅笔芯的硬度和颜色深浅,B表示黑度,H表示硬度,所以,HB就是软硬和颜色深浅都适中的铅笔芯,适合写字。

    至于像黎汉明这样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则要到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时期,美国被英国封锁后被逼出来的。

    有此可以发现,很多技术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黎汉明这里也一样,为了方便王阿从写字,只得找出了制作铅笔的资料。

    不过嘛,貌似带偏了,自从黎汉明展示了一下后世的素描画后,就被王阿从迷上了,紧接着,王贞仪也迷上了,然后便传开了,也就有了眼前的景象。

    正在这时,刘阿蛮走了进来,看到庭院中的情况后,本能的一缩脖子,然后悄悄咪咪的绕了过来。

    黎汉明见状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刘阿蛮被抓来当了一天的模特,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回到书房后,见刘阿蛮还是小心翼翼的样子,黎汉明顿时好笑的说道:“行了,放心,我已经交待过了,她们不会抓你去当模特了。”

    听到黎汉明的话,刘阿蛮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尴尬的笑了笑道:“大帅,这实在是不能怪属下啊,在哪儿干坐一天,没病都会坐出病来。”

    打趣了几句后,刘阿蛮便立即进入了正题道:“大帅,甘肃的钟学国部长发来消息,如今第六兵团已经光复了甘肃的阶州、秦州、巩昌府、兰州大部以及西宁府等地,如今大军正在围攻兰州城,杨遇春将军准备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把宁夏府、凉州府等地的清军引过来后分兵歼灭。”

    “不过,钟部长那里遇到了一个棘手的事情,大军光复西宁府后,俘虏了西宁办事大臣策巴克*博尔济吉特氏在内的青海一干官员,从他们口中才知道,青海如今还没有建立行省,只是派遣了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驻地就在西宁府。”

    黎汉明闻言眉头一皱,若有所思的说道:“也就是说,如今西宁光复,青海就是一盘散沙了是吧?”

    “是的,钟部长就是这个意思,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发来请示,请您定夺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听到刘阿蛮的回应,黎汉明仔细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西北的历史,虽然详细的历史他不记得了,但大概历史他还是记得一些的。

    历史上,中原王朝控制了中原、关中、西南、江南等地以后,基本上都会选择全力向西发展,西北地区资源丰富、面积辽阔,历代的大一统王朝都会控制西北地区。

    但是,中原王朝并非没有挑战,北方的草原蒙古政权,经常与中原王朝争夺西北地区,这样的情况从汉朝一直持续到唐朝,属于两大集团的战略碰撞。

    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很多地区不适合耕种或者放牧。

    但河谷地带水草丰美,而且气候比较适中,非常适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有两片比较大的河谷地带,一片就是吐蕃的首府拉萨,另一片就是西宁地区。

    因为,在古代历史上,很多部落生活在西宁地区周围,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政权,例如吐谷浑、青唐吐蕃等等。

    西宁地区的地形结构非常好,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属于拱卫陇右地区和关中地区的第一线。

    黎汉明记得,西宁这个名字,出现于宋朝统治时期,宋朝进攻青唐吐蕃政权,占领了青唐城,并且命名为西宁。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由于疆域面积非常辽阔,在行政管理方面,元朝遇到了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甘肃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等等。

    元朝的甘肃行省管辖区非常大,当然,元朝的行省制度有很多问题。

第二百二十七章 时代变了,大人!(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