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1/2)
作者:隐宗宗主
    听到黎汉明的话,几人相互看了看,随即李阿六便率先说道:“启禀大帅,第六兵团本部现已攻克宝庆府的邵阳等大部地区,接下来只需攻破新化,则清军西线的第一道防线便不攻自破。”

    “此外,由副司令焦木所率两万余人在协助第二兵团北线部队攻克广西的柳州、桂林等地后,接着便与第二兵团北线部队三万余人总计五万大军挥师东进,现已先后攻克了永州、桂阳、郴州三地。”

    “中路两万兵马则由副司令余茂林率领,由宝庆府的武冈州经新宁东进攻克了永州府的东安、祁阳等地,现已和焦木部兵马会攻了衡州府衡阳以南的大部地区。”

    “如此一来,南线的两路大军接下来只要攻克衡山县,则便能攻破清军南线的第一道防线了。”

    黎汉明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李阿六不愧是曾经南笼义军的元帅,他一个兵团竟然同时攻打了清军的两道防线,并且两个方向都还让他突进去了。

    其实到了如今,清军西线和南线最外围的两道防线已经名存实亡了,不过就只是差最后的那一哆嗦而已。

    当然了,黎汉明也知道,在当前形势下,讨虏军任何一路单独突进,都会遭到清军全力围剿,所以,只有等发起了总攻,清军无暇他顾后,各路大军才会开始对清军的防线发动攻击。

    随后陶也也连忙说道:“启禀大帅,第四兵团本部正在攻打常德府武陵、桃源一线,只要这两地攻破,则清军的沅江防线便形同虚设。”

    “此外,北线朱一二部,以顺利攻克湖北的长江南岸各地,如今大军正在石首修整,随时可以对洞庭湖北岸各地发动攻击。”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辰州这里的六万大军分两路,一路由陈连升率领,由苏溪渡过资江插进安化,另一路则负责攻破界亭辰龙关后配合骑兵师插进清军沅江和资江防线之间,切断两道防线的联络。”

    说着,黎汉明看了看一旁的佘奇和范文礼二人后想了想接着道:“至于你们的飞球营,你们先去常德府准备着吧,等沅江一线攻破,你们便自寻战机,配合骑兵突袭。”

    热气球做出来后,黎汉明肯定是要用于战争的,所以就有了飞球营的存在。

    上次王贞仪和王阿从二人便是在飞球营训练之机,体验了一把高空刺激。

    正如阿基米德通过浴缸的水的浮力,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被成熟的苹果砸头,发现了万有引力,帕潘通过观察热水壶盖的浮动,发明了蒸汽机一般,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通过观察碎纸屑燃烧后的升空发明了热气球。

    热气球一经发明,除了它在民间使用的巨大潜力,在战争中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甚至于技术含量并不高的热气球可以参加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到了现代仍然发挥着作用。

    黎汉明准备利用热气球来进行侦查和高空轰炸,到时,水军、步兵、骑兵和飞球营这个原始空军组成四位一体的战斗方式,以此来快速的突破清军的各道防线。

    当然了,如今的热气球因为技术原因还不稳定,所以黎汉明才把他们布置在了常德府。

    到时只等西北风吹起,飞球营便可升空,顺风向东南方向飘走。

    而湖南东南方的永州、桂阳、郴州和衡州等地都在讨虏军手里,如此一来,他们执行完任务后便可安全降落在自己的地盘上。

    “待总攻打响,咱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清军湖南大营的有生力量,为彻底光复整个南方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十万对三十万,兵力相当,但战力却是有差别的,讨虏军这边虽然有新兵,但纪律方面绝不是清军能比的。

    而反观清军,绿营,八旗,乡勇,团练,甚至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成分太杂,战力可想而知了。

    同时,从清军的高级官员将领中不难发现,此时的汉人在清军中已经不被信任了,唯一的一个汉人总督吴熊光还是阿桂的亲信。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黎汉明都有必胜的信心。

    其实南方的仗打到现在,明眼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了。

    “湖南这里的战事一结束,各兵团必须迅速光复南方其他各省,具体的部署如下:第六兵团在结束长沙的战事后,迅速挥师东进取江西,然后北上配合独立兵团和水路大军光复湖北、安徽的南岸各地;同时,第二兵团会在海军的配合下,沿海光复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你们的目标是包围江宁府。”

    黎汉明相信,战事会结束得很快,为了不耽搁时间,他还是决定趁着战前把战后的部署提前给安排了下来。

    “是!”李阿六闻言连忙敬了一个军礼后应道。

    对于黎汉明的自信,李阿六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手中要不是兵力不足,他自认为仅凭他自己就能打败湖南的清军。

    黎汉明点了点头后接着道:“第四兵团则迅速渡江北上,先取襄阳,然后又桐柏山取淮河一线,如有可能,最好再取徐州。”

    汉中、襄阳以及徐州是南北兵家三大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北方政权南下一般有东、中、西三条线路,西线是西安-汉中-成都从而占领成都平原,再顺江而下;中线是洛阳-襄阳-荆州武汉占领江汉平原过长江或顺江而下;东线是开封-徐州-苏州杭州从而打下江南赋税重地。

    古代战争隐患往往并非仅源于外,而多为内,尤其是王朝末期,经常发生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情况,所以除了内部边关要塞外,内部也就诞生了区域内的战略支点。如南北交界带上的徐州,无论是南方北伐,还是北方南征,地势平坦且山水相依的徐州都会成为兵家争夺的必然,所以就形成了国家内部的军事重镇之说。

    “兵家必争之地”兵家都争什么呢?

    兵家争夺的对象不外乎两点:一是兵马钱粮,二是交通战略。

    既然是争夺,那么就说明战争还在继续,在古代战争中,支撑战争胜负最基本的就是兵精粮足,谁有了庞大的军队和钱粮,那么战争胜利的天平就想哪一方倒去,所以兵家必争之地首先得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粮食产量多的地方,可以供应庞大战争的消耗,就像徐州所在的江淮地区,襄阳所在的江汉平原,都是产量大区和人口集中区域,岂能拱手让敌?

    除了兵马钱粮外,高级战略要地还得位置得天独厚,四通八达,有极大的军事战略价值。

    就像锦州,谁把锦州拿下,谁就掌握了攻打关内或关外的主动权,比如拿下汉中,就捏住了四川和关陇之间的生命线,这是从大战略的层面来审视的,兵家争的就是“一战定江山”的效果。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