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罗(1/2)
作者:隐宗宗主
    或因谋生,或因躲避战乱,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移居海外的传统,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涉足的地区越来越广,所以便有了一个说法,叫做“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在移居国扎根、发展,在各领域出人头地的都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实现海外建国梦,成为所在国的“国父”。

    郑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时代,恰好处于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时期。

    郑信祖籍为广东省澄海县华富村,为其父郑镛移居暹罗后娶当地女子为妻后所生。

    郑镛去世后,郑信拜父亲的好友、权臣坡耶节基为义父,从充当宫廷侍卫开始,不断积累功绩,最终晋升为达城城主,封侯爵即披耶,所以郑信在史书中又被称为披耶达,即达城侯爵。

    按照史书的记载,郑信不仅擅长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精通律志、兵法和骑术,并且能熟练地操作多种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人物。

    在任职达城期间,郑信勤于政事、爱民如子,将该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并因此在国内建立起超高的声誉,人气爆棚。

    老王毋隆葛驾崩后,新王亿卡塔继位,邻邦缅甸趁暹罗国丧期间入侵。当此危难之际,极富军事天赋的郑信被召回京师协助御敌。

    缅甸大军进攻暹罗,被安逸吞噬的暹罗王室已经丧失了指挥战斗的能力,只得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

    王室无心恋战,前方战场上的暹罗军队自然是节节败退,缅甸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打到暹罗首都阿瑜陀耶。

    随着战争日趋僵持,郑信眼见死守无望,遂率孤军出城募兵以驰援,尽管有郑信的苦力支撑,可惜的是,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无法抵御缅甸精兵的进攻。

    阿瑜陀耶的守城部队决定分六路兵马突出缅甸大军的包围圈,兵家大忌分兵突围,突围部队被各个击破。

    败军欲回城,却只享受到罗成的待遇,为了活命,只能四散于野。

    再无兵力的阿瑜陀耶,一瞬间就被缅甸大军吞噬,郑信还没有来得及回防,大城府就已被缅军攻破,暹罗政府宣告倒台。

    愤怒的缅军们进行了大范围屠戮,郑信的亲属无一幸免。于是,这位身负国仇家恨的青年发誓要报此大仇,便带着残余部队在东南部的罗勇府建立根据地,重新招兵买马,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开始大举反攻。

    恰逢清军进攻缅甸,而且已经打到了缅甸的首都阿瓦,泰国境内的缅甸大军不得不迅速回防,给了郑信喘息的机会。

    郑信在得知缅甸得主力回撤的时候,立即组织剩余军队在罗勇这个地方修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养,在加上当时华侨的支持,郑信的实力得到了迅速恢复,甚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郑信开始带领着军队收复暹罗。

    大清实力强盛,腹背受敌的缅甸再也没有之前的英勇,只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郑信就收复了失地。

    平定各地诸侯之后,郑信在吞武里宣布称帝,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皇帝。

    此后十数年间,郑信在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暹罗之余,又向南掌、金边王朝等地扩张,并再次击退缅军大规模的入侵。

    至此,郑信不仅恢复了大城王朝时期的疆域,也使得自己的威望达到顶峰,并因此获得“大帝”的称号,被国民视为再造国家的民族英雄。

    郑信在位前期锐意改革、开疆拓土,诚为一代圣王,然而晚年却因穷兵黩武、大肆宠佛给国家带来重重危机,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失败也早已注定。

    加之郑信晚年性格暴躁、偏信多疑,臣属动辄被杀,也令很多将领人心惟危。

    就在这样微妙而紧张的环境下,郑信还派遣昭披耶却克里率领主力部队前往到柬埔寨,与安南阮氏广南军对峙,以争夺对柬埔寨的宗主权。

    谁知一些反对势力趁国内空虚之际掀起叛乱,郑信派出剩余部队前往平叛,却不料平叛将领临阵倒戈,无兵可用的郑信只得逊位为僧。

    昭披耶却克里得知此事后,立即与广南军议和,随即率军返回国内平叛,形势稳定后,昭披耶却克里在大臣支持下称王,迁都曼谷,建立却克里王朝,史称“拉玛一世”。

    新王既然已经上台,老王断无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罗是佛教国家,规定臣下不得加兵刃于国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却克里便用檀香木将郑信杀死。

    因此时暹罗已经和清朝间建立起藩属关系,昭披耶却克里为得到清帝的册封,于是便冒充郑信之子,以郑华的名义遣使到中国。

    对于暹罗的变故,那时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里的乾隆帝上了当,便真的册封昭披耶却克里为国王。

    此后,昭披耶却克里在对华交往中皆以郑华自称,后世子孙沿袭为惯例,无一例外地也都会取一个郑姓中文名,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昭披耶却克里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宫从吞武里移到了曼谷,下令在华人区附近建造大王宫,作为交换特将三聘地区赐予华人以建立新的社区。

    自古以来,华人就乘坐帆船来到泰国进行贸易活动并在泰国各地安家落户,吞武里及曼谷便是华人聚居时间较长的城市,啊育他耶王朝时期在湄南河的西岸已出现了福建人聚居点。

    到了郑信王时期,当这位父亲为潮州人的君主将都城建在吞武里以后,大量的潮州人移居此地,同时在湄南河东岸也形成了一个华人社区。

    拉玛一世登基后,下诏让原东岸华人社区迁往曼谷城外南部的河边,并将三琫寺河与三聘寺河之间的土地赐与华人建设家园。

    这个时期,与中国的帆船贸易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贸易依然延续了吞武里时期的朝贡制度,曼谷也逐渐成为东南亚帆船贸易的中心。

    暹罗政府制定政策支持擅长帆船贸易的华人前来曼谷安家落户,包括水手、商人以及造船业者。

    中国的南方发生反清起义的消息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这里,同样,随着战乱的发生,最近一年逃难来此的华人忽然出现剧增,到迄今为止,光是曼谷地区就生活着不下三万华人。

    随着华人的聚集,中华的文化也便顺理成章的立足此地了,茶楼便是其中之一。

    位于三聘地区中心的黄记茶楼,一大早便是人声鼎沸。

    “唉,你们听说了吗?南方的那支义师在贡榜北方彻底的打败了贡榜北上犯边的大军,还逼得他们求和签署了什么八八八条约。”

    “我昨晚就知道了,我还听说贡榜归还了北方大片明时故地给讨虏军方面。”

第二百六十四章 暹罗(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