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朝贡,岁币(2/2)
作者:木子蓝色

    朝鲜的贡品,朝廷这边早拿到了,也早就拟好了要回赐的东西。

    于是大殿上,内侍接下了朝鲜国书和他们的贡品单子,然后光禄寺卿出来,在殿上宣读朝廷给朝鲜的回赐。

    同样是非常丰富的。

    从商船、炮舰到火枪,从铠甲到弹药,又有茶叶、瓷器、丝绸、棉布、蔗糖、药品、宣纸等。

    甚至还有龙纹银元、铜元、绍天通宝铜钱,金银玉器、饰品等。

    皇帝的这张回赐物品清单,同样丰富,甚至每样后面还特意标记了对应的市值价格。

    绝对没有虚标,真正的行市价格。

    朝鲜的进贡物品价值将近二十万两白银,其中那八千斤高丽参,现在市价就值八万两,这玩意以前是很少卖到大明来的,因为倭国小日本子基本上包销了,倭国人最喜欢高丽参,非常迷信,觉得包治百病,所以有多少买多少。

    一斤参卖十两银,平时还买不到,这还属于普通参。

    这次朝鲜国王也是下了血本,把国内的高丽参一下子弄了许多大明,跟国内两班贵族们组了个高丽参团,包圆了。

    甚至黄金白银也是弄来许多。

    朱以海回赐的礼物,远超二十万两白银。

    当然,朱以海不亏。

    因为朝鲜那边弄来的大多是些原材料或初加工物品,而朱以海回赐的却大多是些附加值高的加工商品。

    比如说朝鲜送黄金白银,朱以海回赐的是金银首饰器物,以及铸造的银元、铜元、铜钱等,这些玩意经过铸币局加工后,里面利润很大的。

    就好比现在大量流通的龙纹银元,一块就是面值一两纹银,纹银为记账单位,规定成色是九三点五多,其它各色银子成色不一,都按纹银成色标准折算,或升水或降水。

    理论上一百块银元应当等于九十三两五足银,每百块升水六块五,才等于百两足银,但实际上绍天龙纹银元,成色是八九,比九三五纹银低了不少,这其实就是铸币锐。银加铜,铸成成色八九的银元,结果却是按面值一两流通,而不必再进行升水。

    朝鲜进贡的一万两银子,是按纹银升水计算的,朱以海回赐龙纹银元,却是按面额算。这就实打实赚了一笔。

    他还回赐了铜元、铜钱,这些铸造的钱币,利润更大。

    至于其它的商船、炮艇,火枪、弹药这些更不用说,如浙江造绵甲,成本约八两银,但卖肯定不可能只卖八两,给友情价,十二两。

    一套只赚四两,但是却是加价百分之五十,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还是商船、炮艇,利润就更大了。

    朱以海还回赐朝鲜许多丝绸,但却不赐他们生丝,因为加工好的丝织品,附加价值更高,利润也越大。

    直接卖生丝或熟丝,都要少赚许多。

    另外朱以海卖加工好的药品,或炮制好的药材,不卖原料。

    卖书不卖纸,要卖也是最高档的宣纸这些。

    其它如瓷器、茶叶,都是高档货,便宜的还不上档次,不回赐。

    大明内地茶叶,一斤高档茶叶两三钱银一斤,最顶级的岕片茶,二三两一斤,这种属于顶级奢侈品茶了。

    朱以海给朝鲜回赐茶叶,就弄了不少这种二三两一斤的,另外其余的也多是二三钱一斤的,那种几文钱一斤的根本就没弄。

    而朝鲜人进贡的松萝茶,其实是大明出口过去的,原产黄山休宁。

    内务府拟的这批回赐礼物,还是很高大上的,总价值二十多万两,直接面上就让朝鲜人赚上好几万两。

    但大明绝对不亏,八千斤人参、三万包米,这就值十二三万两银子了,还有真金白银等呢,内府务估计过,能够很快出手这批货,有的还可以再精细加工一下,能卖更高。

    总之,仅朝鲜这批货到手,倒倒手或加工一下,能赚个小十万两不成问题。

    而大明的这批货说是值二十多万两,其实真正核算下来,成本也就十来万两,报出的市价,其实已经翻了一倍了。

    所以表面上看是大明用二十多万两价值的好东西,回赐朝鲜进贡的十来万两的贡品,其实真实情况恰是反过来的,大明用成本十来万两的东西,换回的是转手就能卖二十多万甚至价值近三十万的货。

    另一方面,这些回赐货物,也还能促进丝绸瓷器书籍药材金银等加工商人们的生意,扩大需求。

    甚至能换来现在宝贵的粮食布匹等。

    反正是很划算的一个买卖,而且各国使者看着大明跟朝鲜这父子一唱一和,哪个不羡慕不眼红啊。

    他们可不会知道这里面道道这么多,也不会算的这么精,就知道朝鲜这批贡品,换回去的回赐,老赚了。

    一个个甚至都开始有些后悔这次带来的贡品太少了些。

    贡的少,回赐的也少啊。

    这要是跟朝鲜一样狠狠的进贡,那回赐的也是相当惊人啊。

    可惜。

    遗憾。

    后悔。

    无数人望着御座上的绍天皇帝,此时更加觉得这位是大圣人了,不仅是大圣人,甚至还有种马上要给国内写信的冲动。

    内容都想好了。

    人傻,钱多,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