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太子(1/2)
作者:木子蓝色
    “陛下,太子还跪在殿外,怎么劝也不起来。”刘朝进来禀报,于心不忍,

    “外面还下着雪。”朱以海披衣出门,来到殿外,廊外阶下,太子弘甲跪在雪地,一动不动,身上已经积了层薄雪。

    “你这又是何苦?”弘甲冻的脸通红,声音都颤抖,

    “儿臣请父皇回心转意,收回成命,不要废除母后。”

    “她都不认你这个儿子。”朱以海扶起弘甲,替他拍掉身上雪,又把身上白熊大氅给他披上,

    “先进屋里说。”进殿,朱以海挥退外人。只剩下了父子二人。

    “最近还有读资治通鉴吗?”

    “儿臣每日都会读,也请东宫侍读侍讲们讲解教导。”朱以海摇头。

    “你天天读,难道就没读懂半点?朕所做的这一切,既是为了你,更是为了大明未来长治久安,为了更加强盛。读过汉武帝杀母立子吗?”

    “读过玄武门之变吗,记得李承乾与李泰争储,最后李世民却立了李治吗?”

    “太子乃是储君、国本,涉及国本之争,就不再是个人问题,也不是天子家事,你还年轻,但将来要成为皇帝,考虑问题就不能仅从个人角度去看待和考虑,你得站在最高的角度。君主得仁厚,但也不能有妇人之仁。若是为了一点小仁,甚至假仁,最后却埋下隐患,铸成大错,那就是后悔不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么多英雄帝王,都在立储这个事上栽了跟头,朱以海也不得不防。

    “朕既然选择了维护你嫡长子身份,选择立你为皇太子,而不是废长立幼,便有责任义务为你扫清障碍。朕也知道你年轻,甚至心里可能觉得愧对张皇后和弘植,这不是什么坏事,但以后得改。这些事你不用参与,朕来搞定。”

    “朕让你参与修订新的大明律一事,做的如何了?”朱以海一边问话,一边给太子煮了杯姜茶。

    太子接过,喝了两口,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许多。朱以海早就在着手修订新的律法,大明的基本律法是大明律,朱元章时制订,用时三十多年,有三十卷四百多条。

    它改变了唐宋旧律的传统体制,而是形成以名例、吏兵户工刑礼等七篇为架构的新格局,这也与洪武朝废除宰相制,强化六部的体制变革有关。

    大明律的特点是条文简于唐,精神严于宋,通行二百余年。在大明律外,为贯彻刑乱国用重典的方法,防止法外**,朱元章还特创了大诰,做为刑事特别法,大诰共四篇,共二百三十六条,朱元章把亲自审理的桉例加以整理汇编,加上因桉而发的训导,做为特别法令颁布天下。

    在明初,朝廷要求每户人家必有一本,科举考试也列入大诰内容,不过朱元章死后,曾架空大明律、大明令的大诰实际被废止。

    朱以海要求修新律,是觉得经过近三百年,这律法还是有些跟不上形式,比如明朝特有的奸党罪,廷杖这些他都觉得不合适。

    总体来说,其刑事立法和民事立法,都有不少漏洞,和立法标准的一些轻重不当的问题。

    另外行政立法上,也应当适应新的形势而更改。不过修法这个事情也不容易,毕竟涉及太大,所以修了好几年,也有了几个初稿,朱以海非常重视,深度参与,提出了大的方向,但好几稿都不太让他满意。

    他早就提出既要总结历代律法的经验,也要取其精华却其糟粕,要让律法适应新的形势,要为大明中兴保驾护航。

    提出新的大明律令,正式名称大明法典,如民法典是统领整个民法的,是民法基本法,朱以海更加倾向的是完善律法。

    法律是底线,所以这条底线必须划好,划好线后,对于朝廷官府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而对大明百姓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新法更全面更系统,除了诸司法部门参与修订,内阁、六部、总理处、翰林院、詹事府等诸部门都参与其中,以及五品以上实职官员,都要求提意见,甚至每版初稿,也都是要给所有官员公示,接受他们的建议的。

    最终完成的正式稿,也还要公示天下,接受百姓的建议。在大明法典完成后,还要根据立法的精神实质和律文逐条逐句的进行疏证解释,以阐明律条文义,并通过问答形式,剖析内涵,甚至要附加相关真实桉例,说明疑义,撰成律疏。

第728章 太子(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