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动荡(2/2)
作者:吃瓜子的犀牛

    “废长立幼,大违礼法,且大公子向来持重有方,从无失德之举,”

    文聘冷冷地盯视着蔡冒:“如此行事乃取乱之道,主公何等英明,岂肯为之?”

    蔡冒勃然大怒,眼中闪过冷酷的杀机,沉声道:“你的意思是本将假写遗嘱了?”说着暴喝一声:“来人!”

    只听哗啦声中,一群甲士迈步应诺,蔡冒问道:“不敬上官,军法何议?”

    “禀将军,当斩!”

    蔡冒冷笑一声,指着文聘道:“将此獠给本将就地正法!”

    “诺!”

    一言既出,在场诸人无不色变,文聘却是轻蔑一笑,直接拔剑出鞘,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甲士,竟是毫无惧色。

    眼见一场刀兵将起,关键时刻蒯良忽然出人预料的开口了,“且慢!”

    蒯良挺身而出,先对着一脸怒容的蔡冒微微摇了摇头,旋即转身望向文聘,正色说道:“仲业,主公的确留下了口谕,以二公子刘琮继任荆州之主。”

    “哼。”

    眼见文聘听到这话,面露嘲讽似的笑容,分明不信,蒯良暗叹一声,继续说道:“你方才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废长立幼,有碍礼法,所以若非大公子行事不端,主公本也不会做此决断。”

    “大公子行事不端?”文聘闻言一怔,“此话怎讲?”

    “主公昨夜病倒,到如今已过了足足大半日了。”蒯良道:“满朝文武皆已抵至,连身在城北军营的你都赶了过来,却独独少了一人,你没发现吗?”

    此话一出,不仅文聘神情一变,在场的文武官员皆是心中一动,放眼顾盼,这才惊讶的发现,刘表都已逝世了,刘琦竟然还没有出现,登时喧哗四起。

    “大公子人呢?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露面?”

    “主公弃世...竟不出现,那可是大不孝啊!”

    “这...”

    文聘本来高昂的气势登时衰竭,他方才还说刘琦从无失德之举,结果立刻便被蒯良狠狠打脸,两汉是真正的以孝治天下,与后世诸朝皆有不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里,推崇天性的亲养之恩超乎一切,包括忠君爱国。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汉代即使父亲犯了谋反这样大逆不道的重罪,法律也不允许儿子告发,否则将以不孝罪处死。

    也正是因此,刘琦到现在没有出现的后果,算的上是十分严重的失德之举!

    “主公其实并没有责怪大公子的意思,只不过...”

    蒯良对着文聘解释道:“群臣皆至,二公子和其他的亲卷也都来了,独独少了大公子一人,不管原因如何,都是有违孝道,失德之人若是即位,必有灾秧,主公在弥留之际最终做出了让二公子继位的决定,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文聘默然,蒯良这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了。

    他之所以坚持认为蔡冒等人所说的口谕是假,便是因为当日密探之时,刘表不仅透露了要打压蔡冒的意图,也明确表示过了不会废长立幼,接下来会好好培养刘琦,让其未来继任为荆州牧。

    既然如此,怎会短短数日就突然又改变了心意呢?

    但要是说为了大局,倒的确不好说了。

    因为蔡冒所提供的那份药物没有任何毒,刘表的中风,死亡虽然突兀,却都显得十分自然,所以直到目前为止,除了当事人的蔡冒和刘琮之外,几乎没有人发现事情的真相。

    既然如此,在文聘这些不知情人的眼中,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刘表做出了妥协,为了大局改便心意,让刘琦继任,是能说得通的。

    因为还没来得及剪除蔡冒及蔡氏一族的势力,若是再坚持立“不孝”的刘琦为荆州之主,很大可能会让荆州立刻陷入一场内乱,甚至让虎视眈眈的州外势力,如王政、曹操等人也有了兴兵讨伐的理由!

    “既是主公遗嘱...”

    思忖了良久,权衡利弊之下,即便心中犹有狐疑,作为南阳人的文聘最后还是决定以荆州的大局为重,长叹一声道:“末将自然奉命。”

    说着,他抱拳上前,对着刘琦躬身说道:“末将文聘,拜见少主。”

    ......

    虽然刘表之死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了很多年,但结果却依然一样。

    获得了荆州本土势力支持的刘琮,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击败了身为嫡长子刘琦,获得了群臣的一致拥戴,便在举哀报丧的同时,便已派了使者前往许都,请得天子诏命。

    待刘表之柩下葬之后,刘琦便被蔡冒以“不孝”问罪,逐出襄阳,遣往江夏任一县令。

    刘琦刚出城门不久,蔡冒便唤来副将嘱咐几句,随后便有一队轻骑驰出城门,数日之后,便有一则消息传出,刘琦在赴任途中遇见盗匪,不幸蒙难。

    后患既除,丧期一过,蔡冒便立刘琮为主,自与襄阳驻扎,其余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

    虽深恨文聘,但荆州眼下外敌环伺,正值用人之际,蔡冒暂时按捺私怨,令其领本部人马前往长沙罗县,同时让蔡勋领一万军马前赴长沙醩陵,以便随时东进,相助华歆。

    当然,此时的蔡冒其实还是想着以威吓为主。

    虽然刘表在世时,蔡冒对王政抱有极大的敌意,面对扬州的态度是典型的鹰派,一力主战,但当他真的成为荆州的话事人后,却反而没有那么肆无忌惮了。

    王政这几年的战绩毕竟在那里摆着,如果对方愿意停止征伐的脚步,那是自然最好,若是不能,起码先摆个态度,让王政清楚,如今的荆州绝对不会坐视他们将豫章全境吞并,站稳脚跟再大举入荆!

    考虑到荆州方面的介入,甘宁的那点兵马显然是不够用了,那么接下来便有可能重新部署,调兵遣将,这便给了蔡冒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同盟一同对抗王政。

    荆州边境突然出现大股兵马的调动,果然起到了效果,收到情报后的甘宁立刻停止了对建昌的攻势,一边撤回南昌,一边派出快马返回寿春,报于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