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乒乓(2/2)
作者:虚鸣
    可以说,这一颗球的变化,是百转千回。

    谁先到达十一分,或者谁先掌控这一颗球,都能赢得一局比赛。

    而整个比赛,前期是三局两胜,后期则是采用了五局三胜。

    同时还有着许多细则在其中,比如捡球,选手不能亲自捡,而是采用统一制式的机器人。

    发球的时候,球在手中不能超过多少秒等等。

    最大程度上去保证比赛的公正性。

    整个比赛的主体一直是单打,因为比赛名义上还是为了磨练旅者的共鸣率而举办。

    双打的话,四个人往一颗球注入力量,更加需要战术和配合,对球的掌控程度,反而不如单打那么高,对于磨练共鸣率,反而不如单打。

    因为这种性质,双打只能作为表演赛进行,和陆柏的关系不大。

    老汪在石玉讲解之后,也点了点头,让陆柏一个人去练颠球。

    这种练习只是为了尽快熟悉这种使用力量的方式,对于共鸣率有帮助,但是并不大。

    真正能够起到帮助作用的,是两个人不同的力量汇聚在一颗球上,然后不断的比拼争锋。

    在竞技之中,才能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共鸣率。

    颠球过程中,陆柏不断尝试将自己的力量注入其中。

    这种注入,不能一味的将力量转入其中。

    否则的话,只会让球内的构造不稳定。

    需要通过那点共鸣率,来将力量一点一点的合理注入其中。

    等球变成一只红龙的时候,陆柏已经颠了三十多下,而等其内部力量稳定的时候,陆柏用了接近一百球。

    就算去掉熟悉的过程,陆柏也需要差不多七十多球,才能做到占领一颗乒乓球的主权。

    这还是在快速颠球的情况下,如果正常来打,就算对面没有干扰,估计也得八十来球。

    “比我想象中要好上那么一点。”老汪在一边说道,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再一味讨好陆柏,说些虚假的夸奖。

    “我原本以为陆少你连占领主权都都做不到。”老汪其实也心累,队伍带的好好的,突然出现一个插班生,并且直接拿走了正选队员的名额。

    大致在10%的共鸣率,和大部分正选队员都有着百分之十几的共鸣率差距。

    一般来说这个程度的人,恐怕连球的主权都不一定能够掌控,毕竟这个球的材质决定了其白板体质,很难承受住各种力量。

    共鸣率不够,恐怕一边打一边漏,直到最后也没办法完成力量的注入。

    毕竟注入力量,还需要借助球拍。

    球拍本身比球更加恐怖,毕竟球只是一个空心小球,而球拍单论质量是球的不知道多少倍。

    哪怕选手一直将其握着手中,也很难将其彻底掌控。

    通过这样一个媒介注入力量本就困难。

    陆柏靠着百分之十的共鸣率完成这一切,确实超出了老汪的预料。

    “看来你的真实实力,远超出了你的共鸣率。”老汪判断出了这一点,同时心思也活跃了起来。

    之前他都打算放弃这一次比赛取得好名次了,但是现在看来,陆柏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战斗力。

    或许可以多操作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