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纪晓岚传砚(2/2)
作者:以闪电之名
    陈凤不解。

    “我曾经读过一些纪晓岚的文章,他最喜欢缩减诗词,把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天高猿省略,把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萧省掉,把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客字省掉。你再仔细读一读,整首诗并没有显得生硬,不通畅,反而另有意境。”

    陈凤读了读,摇摇头。

    “这首诗的意境估计还要结合当时纪晓岚所处的环境,我回头咨询下京大做史学研究的教授,或者通过这个砚台制作时间,这首减字诗能搞明白当时的社会环境。”

    “师弟,那这个纪晓岚传砚价值多少?”

    “目前纪晓岚传砚还是有七八块的,基本都在私人收藏手中,以拍卖记录来看最贵的也要两三千万,普通一点的几百万,我手中的这块怎么也要过千万了。”

    李墨已经有了一块孤品苏轼藏砚,所以这块纪晓岚传砚不准备自己收藏。

    “师姐,明天上午我们去琉璃厂,再去那边的古董店转转,运气好的说不定还能遇到不错的漏。”

    陈凤自然一口答应,她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墨要一口气买下两个博古架上的所有瓷器,主要还是不想引起人的注意。

    上午出去转一圈就捡漏过亿的宝贝,这挣钱速度快的吓人。

    李墨看完砚台正面,习惯性的翻过来看砚台背面。然后整个人就不淡定了,在砚台背面还有一首诗。

    这首诗是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而最后题铭者是:曹雪芹。

    李墨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没错,在纪晓岚传砚背面还有曹雪芹的题铭。如果不是异瞳已经判断出这是纪晓岚真品,他都怀疑是后人臆造。

    他仔细看看字体,明显有工匠手工雕刻的痕迹,而不是机器雕刻。

    如果仅仅是纪晓岚传砚,他还真没有自己收藏的意向,可现在有了曹雪芹的题铭,那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如果纪晓岚算得上是大清朝的一代文豪,那曹雪芹就是一代文宗。

    他的《红楼梦》被称之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引发了无数人去研究,去探索,其文学性甚至可以排名为四大名著之首。

    纪晓岚和曹雪芹出现在同一块传砚上,那里面蕴藏着的历史意义就非常值得人去探寻,去寻找答案。

    “师弟,这块砚台真是纪晓岚真品?”陈凤看到了背面的曹雪芹题铭,忍不住小声问道。在她的认知中,这两个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肯定是真品。”李墨毫不怀疑,他把纪晓岚传砚放进高底座海南黄花梨木盒中,起身说道,“师姐,我要去京大一趟,要解开这个迷题还需要请教研究历史的教授。”

    等解开这个迷题,这块纪晓岚传砚就要陈列到古韵轩博物馆中,丰富他的藏品。

    将其余古董暂时放入保险柜里,然后和陈凤一起出了门,她回家,李墨徒步走向京大。

    一边踩着厚雪,一边打电话给朱教授。

    “老师您在家吗?”

    “和几个老朋友在家搓麻将呢,你在家闲着没事的话过来坐坐,中午一起吃火锅。”

    “老师,我在潘家园淘到一个纪晓岚传砚,正面有诗有印章有时间。而在背面还有曹雪芹的题铭诗,我想请老师帮忙解惑的。”

    哗啦啦,那边传来麻将碰撞杂乱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