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正本清源(2/2)
作者:木工米青
    「先生当真是无所不能!」

    赵穆看过方子,竟然用随处可见的黄泥水,就能将黑糖变成霜糖,价值翻了十倍不止。

    「徐公公,速速将此方交给王二,走工部刘侍郎的门路入御用司。」

    「恭喜殿下。」

    徐公公小心收起方子,笑着说道:「若能得督公相助,皇宫弹指可破,大业可期!」

    唐明远问道:「周督公究竟有多强?」

    徐公公说道:「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三位先天宗师联手,难敌督公一人,只能游走缠斗!」

    唐明远惊叹道:「如此强横,岂不是天下无敌?」

    徐公公与有荣焉道:「自周督公马踏江湖,阵斩剑神,江湖中人闻内侍而胆寒,当真为咱家这等残缺之人添了脸面!」

    「徐公公,在我眼中,内侍不比任何人差!」

    赵穆冷哼一声:「平西王反,母后反,唯有周督公战至最后。史书上总是痛骂内侍,劝诫君王远离阉宦,在我看来多有偏颇,造反的多是文官武将!」

    内侍权力源自皇帝,一句话就能全部收回。

    纵使出现内侍操控皇位更迭,也不会真正改朝换代,待其死后皇权仍归于赵家所有。

    徐公公等内侍闻言,感激涕零,叩首跪拜。

    「愿为殿下效死!」

    唐明远眉头一挑,以赵穆的身份说出这等话,已然有宠信内侍的征兆,当即换了个话题。

    「殿下对当今圣上了解多少?」

    「隆庆帝?」

    赵穆说道:「十三弟母亲是个宫女,父皇酒醉后临幸,生产不久就病逝。十三弟由宫中嬷嬷养大,自幼有脑疾,六岁才会发声,如今十六岁还学不会穿衣吃饭!」

    「这身世听着,莫名让人心虚......」

    唐明远追问道:「脑疾之事,可有太医确诊?」

    「太医诊治过多次,然而脑疾非寻常

    病症,只能通过言行举止判断,并不能真个确诊。」

    赵穆皱眉道:「先生莫非怀疑十三弟装傻?那时才几岁的小儿!」

    「谁又说得准呢?」

    唐明远说道:「我就一普通人,可斗不过从小就学会装傻,骗过先皇太后、文武百官的家伙!」

    赵穆仔细回想,关于隆庆帝的所有记忆。

    「先前听内侍议论,十三弟时不时去坤宁宫,如小狗般向母后讨要吃食,由于脑疾说话幼稚有趣,常逗得母后欢笑......」

    说到这里,赵穆倏然一惊。

    唐明远耸了耸肩,颇为无奈的说道。

    「有趣有趣,难度地狱!」

    ......

    正统六年。

    十月。

    隆庆帝守孝结束,正式登基称帝。

    民间忽有传言,新皇得位不正,难继大统。

    又有相对应的谶语:周督公天下无敌,得督公者可得天下!

    ......

    皇宫。

    东门。

    时值寒冬,北风凛冽。

    周易大清早来当值,身上落了层白霜,不断的跺脚驱寒,看似与武道低微的内侍一般无二。

    同时施展听息术,探听附近内侍说话。

    大多数都在议论如何巴结新晋内侍司提督,忠公公,也就是周易曾经的干儿小忠子,现在投入太后麾下。

    另一个干儿小许子,成了第二任东厂督公,权势滔天。

    内侍但凡议论这两位,必然会提起他们共同的干爹,消失不见的易公公。

    「听说了么,外边都在传......」

    「得督公者得天下,好生威风,咱家能得这么个评价,死也无憾了!」

    「小声些,你真想死啊?」

    「......」

    周易站在墙根处,听着内侍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敬仰,亦有人唾骂、诅咒。

    心底——记下,日后逐个算账。

    「背后乱嚼舌头根,可是会死人的,桀桀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