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通齐还是通晋?(4K2)(1/2)
作者:役智
    清晨鸡鸣三声。

    宰予从睡梦中苏醒,睁开眼,只能看见眼白处布满了血丝。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

    通齐还是通晋,这同样是个问题。

    ——宰予。

    宰予昨夜在图书馆里将齐晋争霸的前因后果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又根据鲁国现有的局势,仔细的衡量了一番做骑墙派的可行性。

    现如今,郑、卫等国已经全面倒向齐国。

    宋国也因为乐祁事件对晋国心怀怨恨。

    天下大势的变化只在一瞬之间,宰予感觉距离鲁国挨铁拳的日子怕是不远了。

    而根据他昨天从齐国商旅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齐国动武的时间最晚不会超过秋天。

    宰予之所以敢下这个判断,是因为商旅告诉他,齐国今年二月突然宣布将关市税率上调至百分之十。

    众所周知,齐国关市税从齐桓公开始便一直被作为战争税使用。

    而百分之十,也是桓公为后代设置的顶格税率。

    齐侯突然大幅上调关市税,他想干什么,其中的意味已经不言自明。

    而菟裘邑下属的商旅们也纷纷建议宰予,最好在这段时间切断与齐国的商贸往来,因为他们已经没办法确保鲁齐商路的安全了。

    甚至还有人表示,就算商路安全,也不应该去齐国经商。

    因为齐国在关市税中赚到的每一枚刀币,都会变成箭矢射向我们伟大的鲁国。

    当然,宰予才不会理会这种言论。

    因为齐鲁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仇怨,齐侯对鲁国采取的策略也是一边拉拢一边威吓。

    这一点,从年初时齐侯下令归还鲁国旧土就能看出。

    说到底,齐侯只是想得到鲁国在齐晋争霸中的表态支持,但很显然的是,阳虎并没有领齐侯的情。

    齐国送还的领土,阳虎照收不误。

    但想要他松口支持齐国,那是不可能的。

    齐侯的热脸贴了冷屁股,自然是勃然大怒,这才会在二月提高商税准备对鲁用兵。

    而齐国一旦出兵鲁国,晋国到底会不会派兵援助,这同样是个难题。

    晋国内部现在正因为乐祁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呢。

    范氏与赵氏针尖对麦芒,谁都不肯先低头。

    在他们两家达成和解之前,六卿的军队谁都不敢乱动,生怕被对方背地里下绊子。

    而晋国的大夫们则忙着抢救周王室,他们正伙同单子、刘子的部队在成周与儋翩的党羽、王子朝的残党以及郑国人交战。

    从目前双方对垒的态势来看,估计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果晋国人说他们会来援救鲁国,宰予只会当这帮孙子在说笑。

    可如果直接背弃晋国,虽然齐国的这顿打是不用挨了。

    但等到六卿把家务事处理完,说不准就得秋后算账,被晋国狠狠地拷打。

    虽然宰予可以凭借与赵氏、田氏,乃至于与齐侯的关系,让菟裘免于这次灾祸。

    但再怎么说,他也是个鲁人,而且还是鲁国的大夫。

    吃了国家的俸禄,该贡献才智的时候,自然也应该贡献才智。

    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鲁国的百姓陷入刀兵水火吧?

    宰予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学习春秋老墙头草郑国的一贯作风,两头摇摆起来!

    既然都已经决定里通外国了,那通一个和通两个又有什么区别?

    宰予翻身起床,走到几案前坐下,拿起狼毫笔一挥而就。

    ……

    晋国,新绛,赵氏下宫。

    赵鞅的面前摆放着那封来自菟裘的密信,读了一遍后,便眉头皱紧像是在深思。

    正当他思索之际,正殿之外忽然快步走进一人,正是赵氏家宰董安于。

    董安于见到赵鞅这副神情,不待他说话,便开口询问道。

    “我方才看见毋恤小君子回来了,是鲁国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吗?”

    赵鞅叹了一句,起身道:“宰子派人与我传信,说是齐人将要伐鲁,他担心毋恤继续留在鲁国不安全,于是就派人把他送了回来。”

    “鲁国不安全?”

    赵鞅的话说的很简洁,但董安于却听出来赵鞅话语里的弦外之音。

    “您的意思是说,宰子认为鲁国无法抵挡齐国的军队,而晋国也不会派兵援助。所以鲁国有可能背弃与我国的盟誓,转而投向齐人的阵营?”

    赵鞅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微微点头。

    如今晋国执政卿范鞅已届八旬高龄,不过虽然年纪老迈,但他的权欲却依旧不减当年。

    或者说,正是因为感觉自己大限将至,所以范鞅才会无所不用其极,想要在人生最后的时光中给范氏谋取最大利益。

    乐祁与赵鞅私下饮酒,这本不算是什么大的过错。

    但范鞅为了打压势头正猛的赵氏,不惜牺牲晋国在诸侯间的信誉,不惜失去宋国这样实力不俗的盟友,也要将乐祁囚禁在晋国。

    并以此来强调他才是晋国的执政卿,强调他作为执政卿的权力是无限的。

    而出兵帮助鲁国抵御齐国,虽然从道义和维护晋国威严的角度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这种做法对于范氏却没有什么好处。

    范鞅的脑袋里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多的为范氏攫取利益,为范氏的下一任接班人铺好路,至于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关心。

    上次鲁国使团造访时,范鞅就连一个口头承诺都不愿许给阳虎,难道还能指望他真刀真枪的帮鲁国扛事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董安于见了,略作沉吟道:“以下臣的愚见,倘若齐国真的发兵伐鲁,您应当竭力向国君请求发兵援助鲁国。

    如今宋国因为乐祁一事,已经与我国貌合神离。倘若宋国不是担心乐祁的安危,恐怕一早就背叛晋国,转而投向齐国的怀抱。

    现在宋国已经不打算听从晋国的指挥,如果我国再失去鲁国这样的盟友,那天下间就再没有支持晋国的国家了。

    况且,如今范鞅倒行逆施、贪婪无度,天下诸侯早就对其深恶痛绝。

    如果您能说动国君发兵救援鲁国,那么鲁人必定对您心怀感激,您在国内和天下诸侯间的声誉也会因此提升。

    范鞅如果真的胆敢阻挠您援救盟邦的行为,那这就等于是他亲手将鲁国让给了您啊!”

    赵鞅苦笑着回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呢?

    只不过,我就连劝说国君释放乐祁都如此费力,劝他救援鲁国又谈何容易呢?

    欸,罢了罢了,反正范鞅这老豺也活不了几年了,就暂且忍让他一番吧。

    乐伯那边的事,也不必再劝说了,范鞅既然想将乐伯扣留,那就由着他去吧。”

    董安于听到这里,忽然感觉有些迷糊。

第一百九十章 通齐还是通晋?(4K2)(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