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扳指(2/2)
作者:干面鱼

    字画不卖,但这些大小玩意儿就是将来子孙们的‘豪宅法拉利’。早晚是别人的,他就没太大兴趣了。

    那尊宣德炉倒是不错,但宣德炉水太深,还是要找专家看过才行。所以不急,先放着吧。

    箱子里没看的就剩一个楠木小盒了。打开盒盖,里面用丝绵包裹着一枚羊脂白玉的扳指,扳指中间还镶着一道金箍。整块玉洁白无暇,没有一点瑕疵,润泽的仿佛能从里面沁出一汪油来。

    “金镶玉的白玉扳指?”

    杜守义努力的搜索着记忆,他依稀记得好像以前听人提过,但时间久了,记忆有些模糊了。

    清朝历代皇帝中最爱扳指的莫过于乾隆爷了。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乾隆一朝不单内务府用尽心思打造,各地大臣也纷纷敬献了不少奇珍异宝琢磨的扳指。翡翠、金珀、犀角等等,数不胜数。

    ‘乾隆?!’

    想起乾隆,杜守义的脑中划过一道闪电,他终于想起来是在哪儿听过‘金镶玉’的扳指了。

    传闻乾隆爷有一枚心爱的白玉扳指,他放在一个小丝囊中,须臾不舍离身,时不时就会拿出来把玩一番。

    前世,有一位乾隆爷的后人曾经引发过一场风波。他自称有一枚祖上传下的玉扳指,就是那枚乾隆爷生前最爱。估价至少一个亿。

    这件事在当时一开始引起的反响还不小。

    那枚扳指颜色有些泛青,玉质嘛...总之行家看完都走了。他说是就是吧,犯不上挡人财路。

    当年杜守义在琉璃厂听人聊起过这件事。当时还听说了另一件趣闻:

    郎世宁所画的《乾隆相大阅图》,因为细节太完美把乾隆爷自己吓了一跳。

    而图中乾隆爷右手扳指上有一道箍。

    有人说那是马鞭的攀。但画中那道箍没有突起,马鞭攀也不会这么细。

    所以还有个说法,那拇指上的是一枚‘金镶玉’羊脂白玉扳指。而这枚‘完美级’扳指才是传闻中乾隆爷的‘至爱’!

    因为一般人留像留影时总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乾隆估计也不例外。

    内宫这些小物件和记录文献,经过太后西狩、溥仪出宫后都已经乱了。到了后世更是没人能够说得清‘谁是谁’。

    这枚‘至爱’扳指在古玩行当里已经成了一个谜团。到底它在哪儿?长什么样?是不是画里那一枚?

    而现在,杜守义手中拿着的,不正是一枚‘完美级’的‘金镶羊脂白玉’扳指吗?!这是要闹哪样啊?...

    杜守义对古玩涉猎不久,是个半懂不懂的‘青皮’,还远没有入门。对价格他也只是胡乱估一估,根本做不得准。

    但傻人总是最有福气的...

    六十年代苏东坡的墨竹价值多少呢?一万块。这是文物商店的收购价。

    可文物商店收画绝不会像他这样,看着不错就付钱了。上万块钱的交易,单论币值,相当于后世上亿了。要不是经过专家一轮轮的验证谁能这么爽快?谁又敢这么爽快?

    这也就是他穿来没多久,对‘万’这个单位理解不深。要是换成了‘亿’,你看他还能不能这么‘豪阔’?

    一万拿下了苏东坡的画,这勉强算是官价。可就算三万也拿不下米芾。以书法论,苏米二人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再加上另外的真迹、古玩和家具,那就有些太过份了。三万块,这已经不是打折价,是骨折价了,甚至都截了肢了。

    可金文顺为什么会便宜他呢?他也是个不懂行情的棒槌?还是怕在官面露了明财会被没收?或者东西太好,他根本找不到人出手?

    不知道。甚至很多年以后,当杜守义真正明白了今天这些东西的价值,他还是不知道。不过金文顺的后人却因此大大受了益......

    PS: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百度一下《大阅图》,看看那枚扳指。种花人不骗种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