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识货(1/2)
作者:干面鱼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杜守义终于决定将那张‘升级卡’用在了一个并不太常用的技能上:工笔画。

    既然无法直接提升书法,那就找个离书法最近的项目来升级。他虽然没画过几张工笔,但在星期五晚上,工笔画的技能已经从高级,提升到了‘大师级’。

    其实系统的态度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西洋画里,系统只提供了素描,却迟迟没有签到色彩之类的油画技能,那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了解线条层次、结构透视这些就行了,别整些花里胡哨没用的。西洋人又不会用毛笔?

    中国画里也是这样,系统只签到了‘工笔画’,却一直未见与之对称的‘写意画’的影子。要知道大小写意才是文人画主流啊?也许系统认为他还‘不配’吧?!

    工笔画技能提升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到了第二天,三月二十一日,礼拜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赵孟頫’笔意+5%”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王羲之’笔意+2%”

    看着系统难得的一日双奖,杜守义乐了,这一把没赌错。昨晚他就感到自己对运笔和布局的理解不止提升了一个层次,今天系统强烈证明了。

    下载完笔意,杜守义继续忙活起来。今天是礼拜六,又是厂里惯常的‘家属问诊日’。而新诊所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按照计划会赶在清明雨季到来前进行结构封顶。

    事物彷佛都在各自预定的轨道上运行着。但是这个世界有了他这个‘异数’,一切又怎么会和前世完全相同呢?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一些变化正在发生着。

    郭大娘的儿子郭大哥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组织考察谈话,劳动节前后将奉调前往武汉。

    张处长、郭大哥,这两个和杜守义都认识的京都人要在武汉碰头,从此开始了他们俩长达四五十年的友谊和合作。这是前世没有发生的。

    另一个事业线发生了微妙变化的是徐伯伯。

    徐伯伯和杜守义的初次相见是在六一年十月底,其后两人之间书信往来没有断过。去年三月底,徐伯伯奉调进京,两人的接触更是密集起来。有些事杜守义不会讲,有些事他会一两句话点一下,但有些事杜守义会给出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预判...

    在这两年半中,杜守义的一些‘小动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徐伯伯,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对工作、对形势产生了一份超出前世的清醒认知,而这份眼光和格局已经被大领导的领导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三月二十五日,礼拜三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象彦’漆器X50。”

    ‘象彦’漆器非常受小北的喜爱,这次签到显然是圆了她的心头好。这也让几天后杜守义的‘认罪’态度显得稍稍诚恳一些。

    这个周末小北就要回来了。这次去的时间挺长,但杜守义也只去匆匆看了一次。至于礼物,要不是今天签到了漆器那就压根没有,杜守义都准备拿库存的‘劳力士’湖弄事了。

    倒不是他浪得忘了,是实在没有时间,他现在忙得连浪的心情都没有。

    随着春节走亲访友,学LF小诊所的名声被宣扬开了,他的大师级‘伤科’和‘伤科针灸技能’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春节过后,小诊所的病人逐渐增多起来,而且看势头还在往上发展。

    这礼拜天他把建国小伟接了过来。原想带着孩子们去动物园春游的,但就是因为病人太多脱不开身,原定计划只能取消。

    每天下班后也是。大门口木板上总会挂着几块红牌子,那多半是胡同里街坊替亲友求诊,诊所门口也会有几个慕名而来的病人候在那里。去年诊所刚开业时那种脚不沾地的忙碌状态去而复返了。

    不过和去年不同的是,这次的‘看病高峰’让院里的街坊们也参与了进来。

    诊所的东门朝向胡同,西门设在中院。所以中院几位街坊看到有人问诊总会主动来问清楚,把杜守义回家时间跟人家讲清楚,别让人等着急了。要是实在不想走的,她们就安排人在诊所里坐着等,或者到胡同里晒晒太阳,热水热茶的招待着...
第三一四章 识货(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