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兵戎相见(1/2)
作者:鲇鱼头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有火山岩构成的岛屿,这个岛屿作为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岛屿,曾经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之前,因为可以成为欧洲前往亚洲的中继站之一二繁荣一时。

    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马达加斯加的地位一落千丈,在近代世界中的地位一再的被边·缘化,现在已经逐步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

    法国是一个例外,大约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法国就开始试图殖民马达加斯加,这激起了马达加斯加人的强烈反对,直到现在,虽然从1896年开始,马达加斯加终于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但马达加斯加人的反抗从来就没有停止。

    如果站在人类繁衍的角度上,很难理解马达加斯加人对法国人的抵触心理,要知道,在法国人抵达马达加斯加之前,马达加斯加甚至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如果遇到灾年,还会有大批的马达加斯加人死于饥荒,法国人占领马达加斯加的目的是为了马达加斯加的矿藏,但同时也给马达加斯加人带来了足够的粮食,至少在大灾之年,马达加斯加人不会大量死亡,而且法国人还带来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业文明的产品,客观上也促进了马达加斯加的发展。

    但站在马达加斯加人的角度上,这个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理解的。

    大约在公元1—10世纪,印度尼西亚人和阿拉伯人陆续迁入移居马达加斯加岛,并同当地人通婚,形成了马尔加什人。到目前为止,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居民主要是伊麦利那人、贝希米扎拉卡人、和贝希略人等等,这三个族群占据了马达加斯加人的半数以上。

    对于马达加斯加人来说,生活虽然贫穷,经济虽然落后,但是马达加斯加人乐在其中,并没有感觉到低人一等,而当法国殖民者到来之后,看上去法国人确实是带来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意味着马达加斯加人变成了“二等公民”,这是马达加斯加人无法接受的。

    与此同时,很多马达加斯加人对于法国人的抵触心理是来源于是对未知的恐惧。

    在马达加斯加,虽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接受过现代教育,整个马达加斯加近120万人口中,有大约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他们无法理解法国人带来的工业文明产物,无论是火枪还是电灯,很多马达加斯加人认为这都是恶魔的产物,进而心生恐惧。

    这一点当黄励和吴青率领“勘探护卫队”抵达马南泰尼纳之后,表现的更加明显。

    黄励和吴青率领的这支部队是从兰芳现役陆军中抽掉出来的,作为现役陆军,肯定是装备齐全,其中标志性的装备是以“斗牛犬”为代表的大量军车,这给了马达加斯加人极大的震撼。

    虽然法国人对马达加斯加已经殖民了20多年,但因为马达加斯加人的反抗,法国人的足迹仅限于马达加斯加的西部和北部,对于马达加斯加东南部,包括马南泰尼纳在内,法国人很少涉足。

    当“勘探护卫队”抵达马南泰尼纳之时,这里还是纯粹的原始风貌,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文明的痕迹,整个马南泰尼纳虽然在地图上标注的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但在黄励看来,马南泰尼纳最多也就是个小镇规模,和城市概念相差甚远,甚至整个马南泰尼纳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码头,“勘探护卫队”乘坐的邮轮根本就无法靠岸,只能依靠救生艇一趟一趟的向岸上输送人员。

    在临来之前,黄励已经有面对困难的准备,但没想到,困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黄励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兰芳军中流行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因此黄励没有退缩,也没有等待的意思,就算是使用救生艇一趟一趟送,黄励也要坚决执行军部下达的军令。

    救生艇也没几个,“勘探护卫队”乘坐的邮轮一共只有八个救生艇,就算是全速运转,一次也只能送一个连上岸,而每半个小时救生艇才能往返一次,登陆的难度还是不小。

    身为队长,已经佩戴少将军衔的黄励肯定要身先士卒,因此随同第一批勘探队员一起上岸。

    少将来指挥一个营,这个规格也算是高配了。

    随同黄励他们一起上岸的,还有黄励的座驾,一辆改进型的“斗牛犬”,就是这辆车,引发了勘探队和当地人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这就是马南泰尼纳?这也太特么荒凉了吧——”刚刚上岸,黄励看着面前的情景目瞪口呆。

    其实六月份正是水草风貌的时候,得益于马南泰尼纳还没有进行过任何开发,海边的红树林其实保存的不错,需要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树随处可见,这些可都是优质木材,随便运回兰芳就能变成钱。

    而就在茂盛的红树林旁边,几间狭窄破旧的草房引起了黄励的注意,房子确实是太小太破,如果不是房子附近有牛在悠闲地吃草,黄励肯定不会认为那是人居住的地方。

    草房边有一片已经开垦了的土地,稀疏至极的几颗农作物生长的没精打采,估计是从栽种之后,就没有人打理过,这是标准的靠天吃饭。
735 兵戎相见(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