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故友重逢(2/2)
作者:记室参军

    张良奇道:“听闻郡尉冯田乃当朝右丞相的侄子,在朝中关系甚广,似这等人物项兄一般即使结交不上,也不至于成为仇家啊?”项羽看了一眼项梁回道:“吴中地区世风熏染,游侠结交,主从依附的风气很是盛行。

    吴中人士早就景仰我项氏名族,久闻叔父大名,我们到来之后,很多人归心低首,都依附在我们门下。这就引起了郡里负责武事的冯田不满,所以他打击我项家并不奇怪。”

    张良想道:早就听说客居吴中的项梁隐然成了民间社会的领袖,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其影响和势力之大,连郡县长官都对他另眼相看,成为会稽郡府、吴县县衙的座上客。

    吴中地方上有大的徭役征发和丧葬祭祀等事情,项梁都会被推出来主持其事。唉,树大招风啊。

    “不如反了吧。”性急的项声说道。“不可!”张良立即说道:“当今天下始皇帝未死,威望足以镇住天下百姓。

    六国后裔想复国者要么被杀,要么还隐藏在各个角落里面,在等待最佳时机,现在起事,只会招来灭门之祸。不如你们三人外出游历一番,一来避祸,二来长长见识。”

    “子房说的有理,现在我们以暗中发展实力为上,这样吧,籍儿你们三个去收拾收拾,训练家将就由龙且负责。

    我再携重金去拜访一下殷郡守,他在朝中是属于左丞相李斯一派的人,他既然将事情告诉了我,还让我早作安排,肯定也会有应对之法。”

    “诺。”三人答道。年轻人都想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听说出去游历,当然高兴,立马去收拾行李去了。

    “项兄,你这三个侄儿确乃人中之龙啊,尤其是项羽,非同寻常,有王者风范啊。”张良笑着对项梁说道.“籍儿确实不凡,三兄弟其利断金,是振兴我项氏的希望。

    子房从外地来我吴中,想必对现在天下形势多有了解,可给我讲述一番。”项梁自豪的说道。

    “项兄,当今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酷使民力,弄得民怨沸腾,天下苦秦久矣。我可为兄台算一笔帐,前年,匈奴犯边,始皇帝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在收复河套地区之后,大军驻扎边疆。

    接着今年又征发五十万军民戍岭南,听说始皇帝已下令明年再征七十万人修阿房宫和骊山陵,还准备大修直道。这边疆的八十万军民的后勤供应要由内郡远距离转运,动员的人力,按高效率算,要四百万人负责。

    现在一个家庭一般有五口人,这四百八十万人又涉及到两千四百万家属。还有那七十万民夫,由于秦国的统一战争,巴蜀和关中的粮仓已经消耗殆尽。

    这些人吃的粮食也要从函谷关外的关东地区转运,也按高效率算,需要动用三百五十万人,这又影响到一千四百万家属,整个帝国才近四千万人口,还加上要大修直道,将会牵动帝国的全部人口。

    南到五岭,北到长城沙漠,西到陇西临洮,东到大海,四千万芸芸众生,往来不停地奔走在道路上,劳作死斗于大地上。”张良低沉的给项梁说道。

    “论北击匈奴戍卫边疆,花大的代价,天下民众都可以理解,但是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纯粹是为满足君王私欲,现在各地守备空虚,百姓疲惫不堪,官府的威压,让庶民躲避逃亡,严厉的刑法,引来民众的反感抗拒。

    我感觉现在的秦帝国就像一辆不断加速的马车,已经失去了控驭,这辆马车的坠毁,只是时间的早晚和机会的引发而已。自到了此地之后,我一直在暗中考察用人,现在吴中地区的人力物力的调配使用,也已经掌握在我手中。

    只要时机一到,我们就高举义旗,反秦复国。我知子房胸藏韬略,还望能留下来教我。”说道此项梁便鞠躬下拜。

    “项兄万万不可。”张良立即将项梁扶了起来,郑重的对项梁说:“自故国灭亡之后,我一直四处流浪,寻找机会反秦。

    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后机缘巧合,得高人传授《太公兵法》寻找明主寄托抱负,今与项兄在此相聚,看来是天意,良愿以后跟随左右,共铸大业。”

    项梁握着张良的双手,高兴的说道:“吾得子房,胜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