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昏君是怎样炼成的(1/2)
作者:木允锋
    正当杨丰在已经属于他的康麻子后宫里,日夜笙歌,荒n无度的时候,贼军陷北京乘舆播越的可怕消息,也如同地震的震波般急速向外扩散。

    就在明军第一步兵旅在老百姓夹道欢迎下,列队走进朝阳门的同一天,山海关前线清军不战而溃,胤禛率两万清军向北出义院口投奔绥中的关外各军,胤褆和胤祀则率领剩余不到两万人向东奔遵化,准备出喜峰口然后北上承德,至于到承德以后是走围场再继续奔张垣南下找他爹,还是干脆留在承德学那唐肃宗这个就不得而知了,至于还有剩下那差不多两万大军

    那个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康麻子离京之前,已经宣布重新设立之前被取消的直隶总督一职,并且任命和年羹尧一块儿返回京城的前闽浙总督周培公为直隶总督,后者以那些害怕明军到来会收走土地的士绅为基础,依靠那些团练趁着明军还没有顾得上管其他地方,继续维持着清朝的统治。

    但北京,天津,山海关这个三角区域范围附近各县自知无法幸免,那些官员士绅尤其是旗人和包衣们纷纷卷起家财向北逃亡热河,然后这些地方老百姓干脆派遣代表去就近的明军据点要求王师过去接收了。此外山东半岛胶州,潍县以东各县原本还在挣扎的士绅也纷纷认命了,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大明统治,倒是再向西的丘陵地区和青州以西的平原地区,依然还在大清的旗帜下。

    当然,主要是也知道明军一时半会儿过不去,那些士绅能多混一天算一天而已。

    至于明军对康麻子的追击当然毫无用处,骑兵一旅日夜兼程到达易县的时候,康麻子都到涞源县城了,吕毅的收获也仅仅是堵住了后面大批难逃的铁杆庄稼,并且冲散了一支清军,同时把这支清军的首领,康麻子的九儿子胤禟拿长矛钉在了地上,顺便又给杨王爷俘虏了数十名福晋和格格。在和从涿州南下的步兵二旅会合后,正式把易水河确定为大明占领区的南界,在这条线以南是直隶的绿营和练军控制下,然后留步兵二旅驻守易县和雄县,骑兵一旅押着此行的战利品前往北京向杨王爷献俘。

    “殿下?”

    北京的皇宫内,贺锦憋着笑低声说道。

    “啊,你来了!”

    杨王爷躺在卧榻上,懒洋洋睁开眼说道,那架势都快赶得上葛大爷了。

    “殿下,这北京及各府县的官员您是不是该任命一下了,这所有衙门都空了,老是这个样子也不像话呀?”

    贺锦说道。

    他进京后就不得不充当了临时的军管会主任,反正杨王爷这些天在皇宫里除了做运动几乎外面什么事情都不问,据说昨天最高记录把储秀宫没来得及跑的二十多个秀女,一次性全给祸祸了。天可怜见,那全都是些没开放的小花骨朵啊,因为都是旗人家女儿现在除了皇宫也没地方去,要么曲意逢迎满足他开心,要么和那些被王爷试过活儿的妃嫔公主福晋格格们一样,被扔到明军军营里抚慰那些明军士兵的年轻心灵。所以那些年轻的秀女们只能用她们那稚嫩的身体,贫乏的这方面知识,竭尽所能地想法满足他种种花样,可算把杨王爷伺候舒坦了。

    可好歹您也干点正事呀!

    北京自打被他一个人攻克后,所有官员跑得跑死的死,那一处处衙门全空了,那些六部之类都无所谓,反正现在大明朝廷在南京,这里也不需要这些机构了,可顺天府你总该弄一个吧?那些老百姓得有人管理才行呀,治安,税收,各项事情都得有人负责呀,还有下面占领区的那些县官也跑了,各县都一团乱麻,这个你也得想办法啊?你不能光躺在皇宫里做运动啊,现在你是这里的主人好不好,你的负责好不好?

    贺锦无语地看着杨王爷那俩黑眼圈。

    “官员?先让他们自己选个官管着,我任命,我知道任命谁去?

    杨丰很随意地说。

    “要不咱们让老家送一批来?“

    贺锦说道。

    “咱们在南方那些人懂北方风土人情吗?要是管不好反而制造矛盾引起老百姓不满,你要明白南北素来风俗不同,都多多少少有些矛盾,让南人当北方官的同时也必须让北人当南方官,只有这样才能让两边都满意。但现在北方说实话出了皇宫我认识的人加起来不够一个哨,你让我怎么任命官员?咱们现在一下子打下多少地方?几十个县都有了,总不能我把和我说过两句话的都任命为县令知府吧?

    所以干脆,我就一个不任命,他们自己选去。

    各县自己选县令,选出的县令交给我审核,但不能只选一个,每县选三个,至于他们怎么选我不管,只要不违背大明律比如拿刀子逼人家就行,如何组织选举你就安排士兵过去监督,顺便向他们介绍一下南方是怎么选咨议员的,最后把他们选出的人送到我这里,我进行考察后选择其中一个担任县令,至于县里其他官员他自己任命。”

    杨丰说道。

    他在南方可以自己任命各级官员,那是因为他身边有的是自己熟悉的人,而且这些人也都熟悉各地风土人情,毕竟他现在最远也不过占领了池州,而他手下那些心学儒生基本上全都是浙东苏南皖南一带,本来就是本乡本土知道该怎么管理。
第一三五章 昏君是怎样炼成的(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