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小风波(1/2)
作者:茅屋秋雨
    第九十八章 小风波

    以做善事的名义,将自己赚不到的钱转化为名声,这是陈健极为擅长的事。 .所以蜂窝煤可以宣扬出去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但若是有人想要制造玻璃、坩埚钢之类的技术,那又是另一番言辞了。

    在展销会结束后不久,学宫的几位先生又一次找到陈健,询问分光三棱镜的事,陈健只说自己也不懂,送了几套给学宫让他们自己去玩。

    有些东西开了一个头,不再需要完善全部。陈健清楚自己的定位,也是个药引子,如果没有这个族群的整体水平作为主药,自己这药引子算是仙丹也没用。

    如今镜子、铅玻璃、分光镜之类的东西都已经拿出来,也有之前的万物微粒说作为哲学基础,距离光的微粒说也相差不远了,总会有人提出的。

    尤其是光的反射的反射角问题,微粒说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一种理论,这又无形为自己的微粒说呐喊助威。要是自己提出来的,难免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力学、化学、光学、电磁学、生物学、理性哲学的基础算是基本铺出了一个受精卵。

    虽然这颗受精卵此时最多算是小蝌蚪刚刚游进去,尚且需要足够的时间成长。

    现在已经不需要自己弄出太多的理论了,而是要立足于现实弄出一些妙的真正改变世界的东西,以证明这些东西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之后不久,陈健也见到了一位一直想见却缘悭一面的人,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看的小册子关于推测荧惑星轨道是椭圆的那位先生。这位先生的数学功底很好,前几天因为眼疾没有见到陈健,这一次却是因为望远镜的事。

    对于一个凭借肉眼观察天星图的人而言,望远镜有着无穷的魅力。只不过陈健手的望远镜倍数太低,而且仅此一件,用以看星星断不能发觉宇宙之浩瀚星空之浩渺。

    这位先生又是主管天推改历法的,算是体制内的人物,名望很高。如今通用的新历法是这位先生修订的,算是一辈子都扑在了星星和数学,并在前人的基础用三角测量法修正了各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距离:距离离了多远不知道,但是例却能推测出来,这算是无望远镜时代天学的最高水平了。

    陈健倒是没有急着和这位先生讨论一下行星运行时间与半径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而是想到今后航海要用的一些事物,于是用更高倍数的望远镜诱惑。

    看了一辈子的星星,最想知道的是星星或是月亮面到底是什么模样,尤其是当夜用那个破烂烂的低倍数望远镜看到了月亮隐隐约约的环形山后,更是激动。

    陈健说,更大倍数的望远镜制作不易,需要以先生主管天的名义请求播一笔款项,另外找几位愿意做这种事的都城的磨镜师傅。

    款项倒是不多,先生自己也能做主,答应了陈健后,陈健便又得寸进尺。

    他提出自己会捐一笔钱,修建一个专门的天台,安放望远镜以及其余的钟表、圭表、天球仪之类的东西。但是考虑到都城附近煤烟太大,而且用来观察星星的望远镜太大且不方便,所以希望把天台放在闽城。

    修建一座天台,单单建筑是花不了几个钱的,三五千银币足以。但是在天台里看星星、推算日历的人,却是无价的,也是陈健根本难以匹敌的。

    说的天花烂坠,先生最终也同意了,顺便会带一些弟子去一趟闽城,亲自监督天台的修建,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可以看星星的望远镜。

    陈健自然有自己的考虑,航海时代必须要有一座天台。无论是定向、定时还是别的,都必须有一座天台作为支撑。

    一旦将来闽城成为海航心,一座天台的存在会让这个心更有价值。

    如今简易的六分仪……或者说是八分仪已经做出来,算没有还有牵星板之类的东西,纬度的测量那是绝无问题的,只要还在北半球。

    但是经度的测量则极为头疼,只知道纬度不知道经度,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

    想要确定经度,只有两种办法。

    要么规定某个天台所在的位置是零经度,以此分为东西,船有一台确保和天台所在位置同时同刻而且时间极为准确的钟表。靠天台时间和所在位置的时间,来推测出准确的经度,理论钟表足够准,可以相差几公里。

第九十八章 小风波(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