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计划成了(1/1)
作者:柳瑕灰
    说到商业贸易,丁大全自然是大宋朝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此时众人都静立在原地,听他如何继续说来。(品@书¥网)!

    丁大全又道:“众位大人也知道,如今民间有着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我朝铜钱信用极佳,被大量走私到其它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停用了自己的通货,而改用铜钱。硬通货的外流,必然导致整个大宋财富的流失。然而这一年以来,情况又有所变化。目前临安铜厂的产铜量已比去年提高近五倍,而兰溪又有新的铜矿区。臣听皇家实验室的学者说,等到制造出来之后,便可以使用电解法制造铜材了。如此过上几年,我朝的十多家主要铜矿区都使用了此种方法,铜的产量将会以几十倍的提升。到了那个时候,硬通货是否能够回收,已显得不太重要了,反而是一些战略物资或百姓日常所需,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臣以为,目前与外国商人贸易时,自然可以先用硬通货换取大宋的物品,但为了回收会子,也需要这些外国商人以会子支付,从而将民间的会子逐步回收。但再过上一两年,我朝将逐渐以战略物资作为商品的交换物,例如优质的造船木材或钢锭,甚至可以让大宋朝在其国内建造贸易码头,并且就地开设工厂,直接将成品的原料运回。如此一来,即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又省去了再次加工所带来的麻烦,毕竟运回一船成品的铁锭,要比运回一船铁矿石更为花算。”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理宗听了一时沉思不语,过了一会儿又道:“丞相所言极是。如果战事一起,战略物资自然要放在第一位,至于硬通货倒是其次了。依丞相所说,我朝应该大力展沿海一带的对外贸易,其实朕也有此意。如今与西方诸国的陆路已无法通行,因此海上贸易才会展起来,这也是情理之中。至于走私之事,朕也略有耳闻。虽说《舶条法》已出台多年,可仍然无法阻止民间的走私现象,看来此事需立时解决才是。”

    丁大全点头道:“皇上圣明。如果朝庭大力加强官办贸易,并且逐步降低通关税率,便能有效制止走私现象。如今我朝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要在对外贸易上获得更多的税收,而是要鼓励对外贸易,将其它国家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宋,而对这些贸易国,可以直接支付硬通货,又或是以临安几家工厂所生产出来的新商品作为交换。”

    理宗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有理。如今我朝的铜、银提炼技术已大获改进,自然使得硬通货储备大增。再过两三年之后,大宋的硬通储备将是以往的几十倍之多,自然也不会在乎小批量铜钱的外流了。在开战前存储些粮食、木材、木炭、马匹,以及火炮所需的火药,这才是当务之急。既然丞相将此事提了出来,便由丞相去办理对外贸易一事吧。至于商船与战船的改造,便由李卿负责,吕将军在旁协助战船的改进一事吧。”

    李响等几人连忙点头,又听丁大全道:“皇上圣明。不过既然要加大对外贸易,臣以为,不仅需要对已有的商船进行改造,甚至还要建造更大的商船。臣听李大人说,蒸汽机是可以用到福船之上的。因此臣认为要建造更大的远洋船队,现在正是时候。”

    理宗道:“关于远洋船队一事,李卿在奏折中已有所提及,与丞相说的也不冲突。既然如此,就先从临安与福州两家船厂开始改造吧。李卿以为如何?”他最后这句话,自然是问李响的。

    临安船厂,李响已经去过一次,其造船能力自然是非同小可。至于福州的船厂,听说是采用当地最适于造船的木材,因此也应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两个船厂都临海,相互之间运送物品也极是容易。只是两家船厂显得稍少了些,倘若能再加入另外一家大船厂,便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了。想到此处,李响忙道:“皇上所言极是。这两家船厂正是最佳之选。只是臣以为,水师的组建与改进绝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新的战船制造出来之后,水手要掌握新船的操作方法,士兵也要学习船载火炮的射击技巧,更有锅炉工、机修工等都需要培训,因此臣想请皇上将镇江府的船厂也加入改造的行列。如此一来,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装备一只新式战船部队了。”

    理宗笑道:“李卿的要求,朕自然是要答应的,就准了你吧。”李响连忙称谢。

    早朝散后,距离午饭时间尚有一段时间。李响匆匆向外走去,心中有一事颇不明白。昨天晚上,他已将美洲大陆的事情向丁大全简单提了一下,虽然未加以详细说明,但至少也让丁大全知道了在西边更远的地方,还有另一‘小’片陆地,那里虽然也有人居住,却大部分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居于各地。然后他又多少透露了一些殖民的想法,但并未提及具体如何做法。今日早朝之上,丁大全对于美洲一事只字不提,只是说到加强与大食波斯等国的贸易,这让李响多少有些不解。也许是另有安排吧,李响这样想道。

    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其祖先可能是是在大约两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又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印第安人经过两万年的分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四个帝国,最重要的是中美洲的阿滋特克帝国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国,明过玛雅文字,对天文学研究的造诣也相当深,又为世界提供了玉米、番薯、西红柿、烟草、可可等作物。

    当然,李响不会将这些部告诉丁大全了,他只是略为提到西边有一小片陆地,又有些新的农作物。倘若将这些农作物引入大宋,过不了几年,便可一举解决了全国的粮食问题。丁大全当时并未问及李响的这些信息从何处得来,只是就此事又与李响谈了很长时间。李响原以为丁大全会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结果却大出意料。李响此时又想起昨日告别时,丁大全说的那句话‘贤侄啊,关于贸易与之事,就由老夫来处理吧,贤侄只管改造远洋商船便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