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米老鼠 医书(2/2)
作者:墨香絃音
    结果他下重金悬赏,又让锦衣明查暗访,总算找到了一套。这回可不能再不见了,李忱下令再于其上补充。继续增进药草得数量,并且修订医书效果,重新确定每种药草得功效。李忱给太医署得命令是,必须重新检验,这药性是否正确。

    别说一定正确,不然怎么叫医书。李忱就记得,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传到后世,都被发现错误。详细他不记得了,但是修订本草的人,可能连自己都没实验过,或者效果被他误会了。

    李忱要做的就是,用科学方法去验证,这效果是否正确。李忱命令太医署,必须以这药性是错误得基础上,重新进行实验。这工作量挺大的,若非扩大了太医署得招生数量,决计无法完成。

    除此之外,李忱得本草纲目,略为做了些修订,还是三卷。不同的是,第一卷中,记载了药物得名称、性位、功用…等等得东西,还配上了图片,老实说,没图片真的很瞎。

    新修本草第一卷,基本上就是干巴巴的文字。只有文字说明,根本没有附上图片供人参考,这样真的很危险。单靠文字,没有实物,甚至没有图片,记亿都不方便,还有可能认错。

    到时候药出了问题,是找你,还是找抓药得?你医师总要把关吧。结果只有文字,没图片,你一个医工,对药得认识还不如一个抓药得?李忱把药草采集前,炮炙后得样子都附上了,别人不说,他自己看起来都比较顺眼些。

    哈哈,跑题了。从漫画一下子扯到了本草纲目。总之,李忱不惜工本,用六色印刷印制医书。漫画就是黑白图片。不过也够应付了。然后他就创造了他小时候经常看得,米老鼠,唐老鸭和高飞狗出来。

    虽然是为了哄小孩,不过既然创造出来得,李忱也不会浪费。他就用炭笔,草草画了样子,让人完善。后来看到很受欢迎,那怕是小学校大点的学生都很喜欢。

    李忱干脆花了点钱,用木刻雕版,首印了几本本。效果出乎意料得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漫画李忱可就没有像童书那样亏本销售了,一本不厚的册子,就要几百文。可以让一家人生活好几天了。

    可是还是供不应求。看来大唐有钱人其实还是不少的。之后他一咬牙干脆刻成铜板,广泛刊印,首刷一万本。

    为什么要用铜板呢?铜板效果好,保存久。在印刷图画技术普及以前,这都可以反覆印刷很多次。

    假如哪一天,图片印刷技术普及了,这种雕版也可以变成珍藏,没看到那些美国漫画,印的那么多,几十年后,价值也增加了很多倍吗?所以用铜板印刷,一举数得,虽然贵了点。可是划算。

    李忱算盘打得响,结果呢?好得出乎他意料之外。首刷一万本,销售一空。紧急加印了一万本,也卖完了。大概是因为量大,价格降低了不少。导致买得起的人更多了。连倭国,也买进了一千本。

    苏莱曼看到商机,大手笔印了一万本,他把汉文改成天方文。因为文字是附加得。不像现代漫画,文字都在对话框内,还有状声词。为了降低刻印难度,文字是旁边附加得。苏莱曼把文字改成天方文,居然卖得还不错,数量还不输给大唐。

    这才会有了驱傩,还出现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得情况。好多孩子好高兴的追着它们跑。驱傩进了皇城,几个孩子也是看得兴高采烈。今年过年算是比较热闹了。

    过了年,本来这是一个好年得。大唐没有什么大事。关于天方局势不稳,海盗增加的事情,李忱一是让商船增加一些武装。他的几艘飞快级硬帆快速帆船,速度都很快,遇上海盗其实都不太害怕,他们很难追上船,增添一些武装,只是更好保护船上水手。

    其次,他也正式开始研究战船。适合海上得战船。还是在那个海岛上,开始了大唐新一代战舰得研发工作。中国传统那种战船,实在不适合出海,很容易因为侧风翻覆。那种五牙战船,重心太高了,根本不能用在海上航行,所以必须重新研究。

    相信,有战船的话,大唐海军很快能成军了。目前大唐在他影响下,渔业极为发达,渔船越来越大,还配有机械绞索,可以撒更大的网,补更大的鱼,水手也更多了,不缺海军得兵员。

    关于谣言的事情,李忱处理了。不辟谣,也不发表什么声明,还是冷处理。暗地里,加紧派锦衣追缉,到底是谁在传播谣言。京师那些旧军,关于裁军得谣言,是一些旧军家属再传播。李忱派遣锦衣,秘密搜证,派长安县和万年县令,予以逮捕。以图谋不轨得罪名,派处这些人流放。把谣言按了下去。

    而那些传播关于他要裁撤节度使一职得谣言,源头也察到了。居然是镇守太监。各藩镇的镇守太监。

    大唐之所以对藩镇不太热衷,认真来说,其实很多藩镇都有负责监军得太监。发挥多少功用,其实不得而知,不过一直都有,象征大唐对藩镇得监视。

    李忱在京师大杀宦官,皇宫里面,宦官数量锐减。虽然他没有动那些监军太监,期限到的,调了个地点,持续任用。可是也不知道,是兔死狐悲呢,还是因为李忱在陇西,没派什么监军,引起他们警惕,更有可能是因为,嗅到太监集团得末路。他们居然在个藩镇使帅府上,传播说大唐要废除节度使的传闻。

    虽然不是所有太监都在传,不过传播的人不少。最近也有些藩镇得节度使,上书来询问,是否确有其事。

    李忱不得不对此辟谣,让翰林学士操刀,以他的名义在顺天日报上刊登了,并不会废除节度使一职,的相关报导。算是开了皇帝登报自清的先河。

    不过,局势并未因此好转,就在新年,刚过十五不久,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幽州节度使自立,不再奉大唐号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