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襄江(1/1)
作者:跳跳虎的尾巴
    襄江绵延千里,发源于云龙山脉南部的群山中,千百年来奔流不息,自西向东流经会州、襄州、宁州,最后汇入夹海。

    经历了数日颠簸,宇湛全身几乎要散架,觉得屁股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又麻又疼,同车的几人也都如此,个个龇牙咧嘴,苦不堪言。

    终于,马车在襄江北岸的渡口停了下来,过江的人很多,需要排队等候。随车的教谕让大家下车透透气,宇湛等人纷纷从马车上跳下,四处张望,呼吸着江边充满湿气的空气。

    宇湛看着面前宽阔壮丽的襄江,被宽达七百多米的江面所震惊,感慨不已,难怪襄江被称为天堑。放眼望去,江面上风帆片片,百舸争流,众多的码头林立在两岸,搬运工正辛勤劳动着,一派繁荣景象。宇湛很小就知道襄江城是大梁的中部重镇,大量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发往全国各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今日实地一见,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繁华。

    宇湛望的出神时,马修突然拉了拉他的胳膊,指着西侧不远处,眼中满是惊叹。宇湛顺着马修的眼神望去,只见渡口旁边,竖立着一尊高大的雕像,站立在厚实的地基上,不下十米,用上好的花岗岩雕刻而成。

    岁数大一点的教谕看着学生们的好奇模样,说道:“走,带你们过去瞧瞧,这雕像刻的是挥师东征时的庄帝”。宇湛等人在教谕的带领下,走到雕像跟前,宇湛抬起头来,端详着雕像。雕像栩栩如生,细节精致。刻画了正值壮年的庄帝冉子修,身姿雄健,目光如炬,穿着一身精美的鳞甲,一手举剑,一手握拳,剑锋直指东方,英武威严,气势如虹。

    教谕显然来过这里多次,一脸得意的介绍道庄帝当年就是在这里誓师,指挥上万大军登船东进,顺流而下,一举攻破魏朝首都建宁,统一天下的。

    雕像北侧的花岗岩墙壁上,用文字记载着庄帝的丰功伟绩,教谕带着学生们转了一圈,宇湛发现不少同学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敬仰,可自己不知怎么回事,并没有对庄帝产生多么的崇拜之情,也许是从小家庭的熏陶,让他对魏朝的感情胜于梁朝。

    等了一会,轮到宇湛他们过江了,车夫赶着马车先上了渡船,宇湛等人跟在后面,渡船很大,一次能容纳上百人。

    登上船,第一次坐船的宇湛胆战心惊,觉得脚底站不稳。甲板随着江波的晃动让他头晕目眩,只好紧紧的握住护栏不敢放开,江风带着腥气吹过,随着渡船的前进,南岸的襄江城逐渐显示出了那深沉的轮廓,出现在宇湛眼前。

    临江而建的襄江城历史悠久,几百年前曾经是唐国的国都。高达十米的城墙散发出古老的灰黑色,**肃穆,犹如一头巨大的野兽,潜伏在地上。

    襄江,宇湛在心中念叨着,心跳也加速起来,自己终于来到这座历史名城了,今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一行人下了船,学生们都不想再坐马车,岁数小些的教谕和学生们一道,徒步前行,一脸新奇,据他自己说也是第一次来襄江。老教谕不大想走路,一个人坐在马车上跟在后头。

    经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来到襄江北城门前,门口站着几名手持木棍、腰挎短剑的城防部队士兵,年轻的教谕掏出证明信,见是来参军的州学生,士兵们看完后便挥手放行。

    进了城,繁华的街市让学生们看呆了,在学生们心中,庆州州府广安县城就已经足够繁华富裕了,但在商旅云集、高楼遍地的襄江城面前,广安城黯然失色,土里土气。

    老教谕对地形熟悉,带着学生们穿过几条街,来到了襄州卫指挥使司门前。指挥使司坐北朝南,门前放着一排拒马,在市井气息浓郁的城中营造出紧张森严的军营气息。

    门前站着两名士兵,身材高大,站得笔直,一动不动,如塑像一般,黑色修身的制服把人衬托的格外帅气。

    马车在拒马外侧停下,老教谕爬下车,领着学生们到了大门前,向士兵出示了文件,士兵对着门里面喊了一声,一个瘦不拉叽的士兵从门里面跑了出来,右胸前贴着四叶草胸章,嘴唇和鼻子间留着小胡子,岁数倒不大,二十多岁,胡子显得不伦不类。士兵笑嘻嘻的对宇湛一行人说道:“你们好,我是兵长霍普,欢迎欢迎,跟我来。”

    众人跟着霍普兵长进了大门,然后向东进了一个别院,别院里有四排瓦房,和州学的宿舍很像。霍普兵长边走边说这里是兵舍,他们是第一批到的,由于是提前到达,所以先安顿下来,等其他州的学生到了再说。

    霍普兵长领着众人走到最北面一排的宿舍,指着最东头的两间说道:“五人一间,你们先去安顿一下,我带你们教谕去办交接手续。记住,不要乱走,就呆在宿舍,吃午饭时我会来带你们的。”

    两个教谕交代一番,跟着霍普兵长走了。之后学生们根据相互熟悉程度各自寻找舍友,马修和宇湛自然住一间,同舍的还有竹海县的徐明海、扬德县的李轩、广安县的范安国。徐明海、李轩两人和宇湛在一起踢过蹴鞠,范安国则和李轩都曾是州学诗社的成员,加上来时这五人同乘一辆马车,相互都算熟悉。

    五人选了最东面的那间宿舍,是李轩的主意。长的又瘦又小像只猴子的李轩两眼冒着精光,诡诈的小声对几人说,这里挨着围墙,方便夜里翻墙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