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晋王闯京惹风波,忆年少结义兄弟情(二)(1/2)
作者:太子姑娘
    青山下,古道边;树木林立,荒草萋萋。向里面走去,古树参差,杂草丛生,满目荒芜。林内静静的,偶有鸟叫,却无人烟。再往深处瞧去,山中青烟袅袅,隐约可见一座寺庙。

    在蒿草间穿行而过,来到庙前。寺庙清幽僻静,人烟稀少。推开庙门走入殿中,殿内一名僧人静坐礼佛,一名香客跪拜祈祷。此外再无他人。

    那名香客在观音菩萨面前闭目跪拜,久久没有起身。他心中似乎有许多烦心事,似乎又有许多心愿。很久之后,那人缓缓睁眼,终于直起身来,抬头平静的望向菩萨。

    “施主可要抽签?”僧人忙不迭的问道。

    香客想了想,点头道:“也好。”

    香客跪持签筒,摇了几摇, 签筒摇晃的“哗哗”声不绝于耳,而后“咚”的一声落下一根签——第十九签。

    诗曰:

    急水滩头放船归,风波作波欲何为。

    若要安然求稳静,等待浪静过此危。

    香客持签默默不语,心中似有所悟,似有不解。僧人见状乘机进言,“施主可要解签?”

    香客点头,起身将签交由僧人。僧人接过签后看了良久,才道:“此卦船行急滩之象,凡事守旧待时也。不知施主想求何事?”

    僧人这句最为平常的问题,却令香客眉头蹙起,仿佛他并不知道自己想问什么。最后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只想,问一个结局。”

    僧人听后并没质疑施主模棱两可的说法,他闭目算道:“事情的结局,或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香客疑惑,心道结局无非两种:要么原谅,要么不原谅。哪有第三种结局可言?故而质疑道:“依我看,恐怕是一个死局。”

    “施主,岂不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僧人劝解道。

    香客苦笑一下,没有答话。

    见他一副不相信的表情,僧人笑道:“贫僧与施主有缘,写一句诗赠与施主吧。”话毕提笔一挥而就,写好后将纸条交给那人。

    香客看罢,惊诧万分,不可置信的打量着眼前其貌不扬的僧人。

    僧人任由香客来回打量着他,“小施主,不记得贫僧了吗?”

    ※※※※※

    永康十四年,三月初二,在一幽静的小庙中,安儿与李洪义正式结拜。

    马厩旁的那次偶遇,让毫无关联的二人彼此相遇,倾盖如故。在随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他们就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生的兄弟,尤其在李洪义听了桃园结义的故事后,也要学刘关张三人,愿在菩萨面前要许下誓言,与安儿义结金兰。

    本来按照李洪义大大咧咧的性格,随便找个地方结拜就行了。但安儿说结拜乃大事,得选个吉时佳地,并在菩萨面前庄重立誓才行。洪义觉得有理,便让安儿去查黄历选日子,他自己则要去找个所谓的“佳地”。

    日子很快就定下了,三月初二。至于地点,李洪义说选的是观音庙。安儿起疑,一般结拜都选关帝庙,为何他要去观音庙呢?但李洪义信誓旦旦的保证说:“放心,那座观音庙特别灵,非常好。”

    安儿狐疑的看了洪义一眼,带着一丝疑虑,跟他去那座很灵很好的观音庙了。

    两人穿过热闹的集市,又过了几座长桥,沿着古道一路向西,眼见着越走越偏僻,安儿终于忍不住问道:“还有多久到啊?不会是要出城吧?”

    “没出城门,在城内一小山边上。”李洪义一马当先在前领路,手指着前方对安儿道,“看,就在那儿,快到了。”

    安儿踮脚瞭望,哪有什么庙啊,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最后走了很久,终于在青山脚下,林间深处找到了那座寺庙。

    庙中和尚很少,前来拜佛的人就更少了。安儿一看这庙,心情就一落千丈了。

    “城内有那么多寺庙,为什么要来这儿?而且这寺庙也太破旧了吧,香火一定不好。”安儿嫌弃的打量四周,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很好很灵的庙?

    “这里人少、不挤,我们可以慢慢来拜把子。而且……”李洪义在安儿身侧附耳低语,“我和这里的和尚熟,能免香油钱呢。”

    “你缺钱?我有啊。”

    “你有?就你做个小书童,能赚几个钱?”李洪义明显不信。

    “我家里有,我离家出走时拿了好多银票呢。”

    “你家那么有钱,干嘛要出走?”

    安儿闻言眼神黯淡无光,李洪义猜测道:“难道因为你爹打你?”

    一听一个“爹”字,安儿仿佛被什么刺激到了,倏地大怒,“他不是我爹,我没有爹。”

惊晋王闯京惹风波,忆年少结义兄弟情(二)(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