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焚身火(1)(1/2)
作者:吴小舰
    游叔度心中正自委决不下,元龙一摆僧袍的宽大袍袖,朗声道:“百里先生洞察秋毫,瞧出游掌门的身子有些不大自在,小僧佩服之至。大家既是武林同道,游掌门疴恙在身,先生当不会坐视不管,俗话说得好,择日不如撞日。先生何不就此助游掌门化除体内的癖痼,以绝后患?”

    百里尽染淡淡地道:“哦?你倒是会做人情,依你说,老夫该如何助他呢?”

    元龙尚自踌躇未答,游叔度恭声道:“先生不仅洞察秋毫,更是神乎其技,我等无不大开眼界,拜倒辕门……”

    百里尽染道:“你也无须拍我马屁。”

    游叔度也不生气,神色依旧异常恭谨,说道:“是。正如先生所言,区区身患隐疾,三年来倍受折磨,近期病患处更呈变本加厉之势,每次疼痛的时间越来越长,患处面积也愈发大了。先生面前,明人不说暗话,区区唐突来访,别无他意,听说……听说先生手中有本笺谱,不知肯否借来一阅,以解区区身上多年痼疾?如蒙先生俞允,不胜感荷。”说罢深深一揖。

    白衣雪听得清楚,顿时疑心大起:“笺谱?什么笺谱?莫非这帮人个个不怀好意,全是冲着百里前辈的这本笺谱而来?”

    百里尽染忽地纵声大笑起来,声若惊雷,直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胸闷气短,访客中几个内力稍弱的,忍不住伸手捂住自己的双耳,那笑声兀自钻入耳膜,令人心跳加速不止。

    突然间笑声戛然而止,百里尽染面色一沉,说道:“好一个明人不说暗话!游掌门真想借阅的话,为何不自己光明正大前来?”

    游叔度干笑道:“这个……这个……”一时语塞,拿眼去瞅尚灵皋,尚灵皋却面露微笑,默然不语,权作没有听见。

    百里尽染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夫奉劝游掌门一句,阁下的心腹之疾,须从自己的身上找出因由,对症下药,方能去疴。正所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旁人又岂可代劳?”

    游叔度闻言低首沉思。元龙忽地插口道:“游掌门若能自行化去体内多年的隐厄,从此化险为夷,那是再好不过。不过小僧今夜前来拜谒,确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先生成全为感。”

    百里尽染心道:“你终于忍不住自己跳出来了。”淡淡地道:“既然是不情之请,那不说也罢。”

    元龙面色木然,道:“先生所言极是。小僧深感冒昧,心中一直诚惶诚恐,只是此事关涉先师,是他老人家平生之夙愿,因此小僧这才不得不提,再者小僧心想,先生与小僧的先师慈灯老座主是多年知交,情分匪浅,虽说是不情之请,说不定先生念及故旧之情,慨然俯允,也未可知,故而小僧犹豫再三,终觉还是该与先生当面求恳。”

    百里尽染暗思:“你绕来绕去,绕不过那本典籍,当年你师父慈灯便对此觊觎已久,百般索要,不肯甘心。哼,今日且瞧你又是如何一个托辞。”淡淡说道:“哦?你倒是个难得的孝徒。”

    元龙说道:“小僧追随先师,执经叩问三十余载,可谓师恩如山。他老人家示寂之前,心中有什么憾事,小僧最是明白不过。”说到这里,眼中露出一丝哀伤之色。元虎口宣佛号,神情也是不胜悲戚。

    百里尽染闻言,心生唏嘘:“慈灯上人深研佛法,是西域数十年来,难得的一位有道高僧,但于这‘武学天下第一’的虚名幻相,始终无法勘破,迷诸妄执。可叹他一生争强好胜,到头来也不过是入于寂灭,化作一缕尘土而去。”

    元龙又道:“先师一生除了埋首佛典之外,唯一的癖嗜,便是醉心于武学,先师年轻之时曾暗发宏愿,要阅尽天下的武学典籍。他老人家久居西陲,尝言中土武学博大精深,虽相隔万里,然心向往之。先师生前为此数度踏足中原,游历江南,先后拜谒少林、峨眉、唐门、天柱等各大门派,他老人家如此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无不是为了寻经访典,以求遍览中土名门大派的传派古籍、镇派宝典。”

    白衣雪心道:“各大门派的经典秘笈,均是各派的镇派之宝,岂能轻易示人?你说拜谒求观,那是说得好听,只怕是恃强欺弱,与登门强索横取,也并无二致。”转而又想:“也不知这个慈灯上人生前有没有来过岁寒山庄?倒是未曾听师父说过此人。”

    访客中忽然有人怪笑三声,说道:“那少林、峨眉、唐门、天柱,哪一家不是多年的基业,树大而根深?尊师前去干谒,谅必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吧。”他一番话说得访客中的不少人微微点头,均觉元龙吹牛不嫌其大、自捧不弃其妄。

    元龙向那人瞧了一眼,淡淡地道:“不错。不过只要先师开口,还未有哪一家不肯给他老人家面子的,即便是少林派的方丈性枚大师,见了先师,亦是情面难却。”他神色平静,语速也甚是平缓,一番话自他口中说出来,不由得人不信。

    先前发言那人听了默然不语,未再出语相讥。

    白衣雪心道:“好一个蛮横的老番僧,难怪教出来的几个徒弟儿,也都是这般的骄横恣肆。少林派以禅入武,讲究善化人性、禅武合一的武德。性枚禅师是当世的高僧大德,涵养自是极佳,老和尚前去强行讨要,性枚禅师是‘僧来看佛面’,碍不过情面,你当性枚禅师当真怕了你师父不成?”

    元龙又道:“先师博通经籍,拜谒中也就各大门派掌门人提出的疑问,予以答疑解惑,这番钩深致远,对他们各自武学的精进,亦是大有裨益,可谓两全其美,实为武林前所未有之盛举。”语气之中满是傲意。

    访客中又有人朗声说道:“元龙座主,尊师当年发下宏愿,要阅尽天下各派的武学典籍,委实令人心生敬意。但天下武学源远流长,卷轶浩繁,尊师即便是穷经皓首,也恐难以阅尽……”

    他话未说完,身旁一名三十多岁的书生忽地“噗哧”一笑。先前发话之人怫然作色,喝道:“阁下因何发笑?我说的有什么不对么?”

    那书生将手中的折扇轻轻一摇,说道:“霍帮主此言差矣。老和尚年轻之时便削发明志,要阅尽天下各大小门派的武学宝典,不过老和尚‘穷经’是有可能的,至于‘皓首’嘛……这个……这个……”说着用手搔了搔头发,言下之意自是指慈灯上人身为出家人,自幼落发剃度,即使到了老年,也无头发可“皓首”。

    书生一番话,说得众访客顿时一齐笑出声来。

    百里尽染冷眼旁观,寻思:“慈灯上人,还有他的三位徒儿,足迹罕履中土,是以在中土没有甚么声名。这些人倘若知道他们师徒的气量和手段,只怕谁也不敢出言相讥了。”

    果见元龙扭过头来,恶狠狠地瞪视着那名书生,眼中寒意森森。那书生本是笑容可掬,与他凌厉的眼神一对,只觉煞气逼人,不由地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元虎忽地一抬右臂,对着那名书生身前轻飘飘地拍出一掌,只听“轰”的一声,掌气在他身前的地面之上,击出一个碗口大的凹坑,直激得沙石四下飞溅。

    那书生笑容顿时变得僵硬,咋舌道:“小可……小可……”

    众访客见状,也都心下骇然,均没想到元虎枯瘦如柴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雄浑的内力。

    元龙冷哼一声,不再理会那书生,扭过头来瞧着先前发话之人,问道:“霍施主有何指教?”

    那霍帮主微一迟疑,续道:“不敢。尊师说要阅尽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如此雄心,霍某自是倾佩之至。只是天下门派林林总总,少说也有数百家之多,‘阅尽’二字,谈何容易?不说别的,敝帮的镇派典籍,就未蒙尊师枉顾。嘿嘿。”

    元龙淡淡地道:“先师说要阅尽天下的武学典籍,自是不假。不过既然叫作‘典籍’,要么于武学的某个领域,颇有建树,要么对武学的某一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总而言之,对当世武学的发展和流变,应该不无裨益,否则也难入先师的法眼。至于贵派的那本《碧玺剑谱》嘛,说起来有点那个……那个了……嘿嘿。”说着沉吟不语,但话中之意已十分明显,自是指其土牛石田,没有一点用处,难入其师慈灯上人的法眼。

    那霍帮主哪里受到过如此的轻怠,心下恼怒异常,却慑于西域三绝的威势,一时不敢发作,但又心有不甘,意欲找回场面,他喉头“咕嘟”几声,正要反唇相讥,抬眼瞧见元龙凌厉的眼神,终是强行忍住,将到嘴的话,又咽回肚中。

    元龙也不再理会于他,续道:“先师东游之际,曾无意间听闻江湖中流入一部旷世奇书,名唤《金兰笺谱》……”

    众访客听了,心中尽皆默背:“《金兰笺谱》……原来这本奇书叫作《金兰笺谱》……”

    元龙续道:“据传在徽宗崇宁年间,三位结为异姓兄弟的武学奇才,共同撰写了此书。小僧谓之奇书,奇就奇在此书包罗万象,拳术、内功、兵刃、点穴、药术、轻功、易容、暗器、气功、伤科……无一不备,而又无一不精,皆为三位不世出的武学奇才多年心血所凝。”

    白衣雪暗自忖测:“世上倘若果有这样一部奇书,早该名扬江湖,又怎会烟灭散佚,竟是无人知晓?恩师见闻广博,也从未言及此书,十之八九是捕风捉影。元龙此番托辞,不知又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访客中有此疑惑的,也大有人在,一名手持柳叶刀的中年美妇忍不住问道:“世上竟有此等奇人?敢问大师,这三位前辈的高姓大名?”

    白衣雪心中念头一闪:“原来这些人并非为了我,而都是冲着这本奇书而来?”

    元龙微一沉吟,说道:“小僧孤陋寡闻,竟是无从得知这三位前辈的高姓大名。”
第十五回 焚身火(1)(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