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又来一批人(2/2)
作者:冰川火鸟
    吴桐龇牙咧嘴道:“有规定,马匹不能进内环。”

    高天毫不在乎地说道:“那就找头驴!”

    哥儿俩越说越不靠谱,老头老太太都听愣了,想插句话吧,哥儿俩你一句我一句的,让二位根本没找到机会。

    如今见哥儿俩终于住嘴了,二爷一拍桌子怒道:“你俩有没有正事儿啊?拿你二爷二奶奶打镲,简直胡闹!”

    嘭地巨响让兄弟俩顿时清醒过来,望着勃然大怒的关二爷,高天咧嘴笑道:“您别气,您别气,我俩这不是好意么,想搞的动静大一点,让您老风风光光把二奶奶迎进门,错了,错了还不成?有事儿好商量,发那么大火干嘛?”

    吴桐也赶忙说道:“是啊二爷,有道是买卖不成仁义在……不是,甭管啥了,我俩真是为了您二老今后的幸福着想。”

    撕了个鸡腿递给魏大妈,关二爷抽抽着嘴角说道:“二爷知道你俩小子的心意,但是你二奶奶说得对,一大把年纪了,就甭讲究那个形式了,抽时间领个证,定个日子请大家伙儿喝顿酒,这事儿就算成了。不过你小子说要孝敬二爷二奶奶一套四合院,这事儿二爷可当真了。”

    高天笑道:“必须必,您放心就成,最晚明儿个,我就给您挑宅子去。”

    二爷点点头,从榆木柜子里拿出三本书递给高天,说道:“古籍善本,都是从你收来的费品中挑出来的,收好吧,将来值大钱。”

    高天赶紧接过来?一眼,发现这是清代武英殿刻本的《板桥集》、《日知录》和《绿窗遗稿》,金黄的书皮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翻开书页,他发现开化纸颜色暗黄,纸质柔软耐久,首页盖着一方印章,印章上刻着四个大字:烟云舒卷。

    高天目光一滞,定格在这方用印上。

    这方印,分明是乾隆的私人印章。

    也就是说,这三本古籍善本,出自于乾隆年间的内务府造办处。

    “二爷,这……太珍贵了,还是您收着吧。”高天当然知道这三本书的价值,二爷既然把它们给挑出来了,这个漏理所当然就该是二爷的,他怎么可能拿。

    “给你就拿着吧,二爷虽说岁数也不大,但是对钱啊物的都不感兴趣了,二爷就是喜欢淘弄东西,淘到手了,玩两天过过瘾也就算了,你要是遇到点事儿,手上钱不宽松了,把它卖了还能缓解缓解,这玩意儿放二爷这儿屁用不管。”关二爷直截了当地说道。

    “您就当帮我保管着行不?放您这儿,您还能定期拾掇拾掇,搁我那儿,没几天就得虫吃鼠咬了。”

    关二爷想了下,又把善本接了过来,“你这么说了,我就先给你收着吧。”

    高天笑了,跟二爷吴桐喝了起来。

    吃完午饭,高天和吴桐出了二爷屋子。

    不到两点钟,27个知青过来跟高天见面。

    这些知青多数在三十岁上下,13个男的,14个女的,男女比例倒是很平均,但却让高天犯了难。

    老爷们儿还好说,蹬三轮拉客转胡同就成,这些女人咋安排啊?

    总不能让这14个女同志也去蹬三轮吧?

    看着女知青们脸上挂着期望的神色,高天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道:“各位大哥,姐姐,恕我直言,上午跟街道办武主任聊的时候,我的要求是招一些蹬三轮的人力车夫,这事儿大概武主任没跟你们说清楚。”

    这话的意思是,他这里不需要女知青。

    女知青们听完,脸就耷拉下来。

    领头的知青叫张海平,一个三十二岁的汉子。

    张海平走上前,苦笑着对高天说道:“来之前武主任跟我们说过这个情况了,我们一起的拢共有37名知青,下午去百货大楼报到的,就是10个女同志,这不,还剩14个女同志就全来高经理您这边了。

    其实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头,男人找工作比女人要容易一些,去火车站扛大包,去工地上搬砖,虽说挣钱不多,总不至于饿死人。女同志就不一样了,力气活儿干不了,待在家里吧,又招人嫌。

    高经理,要不您看着给安排点事儿做吧,她们要的也不多,每个月发点工钱,能让姐妹们吃口饱饭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