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卖疯了(1/2)
作者:冰川火鸟
    “怎么回事啊?”高天给两位倒了茶后问道。

    俩人在罗汉床上坐下,赵宝纲开始吐槽:“谁知道是特么怎么回事啊,反正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就一个劲儿往上飙,买啥啥贵。这茅台酒,都特么180一瓶了。”

    李诚濡喝口茶,说道:“前阵子老百姓跟疯了似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衣服布料香烟白酒什么的,见啥抢啥,生怕跟以后没得卖似的。”

    听完俩人的絮叨,高天了然了,遂记得,貌似83年有过这么一出,当年连一向淡定从容的老妈也变得有些急不可耐,听说所有商品都要涨价,就急匆匆推着自行车去商场抢购。

    为了提高竞争力,愣是拉着岁数还小的儿子一起去了。

    商场里的景象让高天至今难以忘怀,娘儿俩到了商场,差点没吓死,队伍有几十米长,一直排到了街边,排队的人满脸急切,买到布料的欢天喜地,没买到的悲痛欲绝,跟死了亲爹似的。

    当时是因为什么来着?

    高天琢磨片刻,想起来了,83年某一日,商业部发了一则告示,宣布从12月1日起,国家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且明年不再印发。

    这就说明,施行了30年的凭布票买布的政策即将寿终正寝。

    在这个年代中,政策的变化反复无常,让老百姓很难适应,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于是形成恐慌,甭管怎么着,先抢了再说。

    这就是国人的天性,在后世也屡见不鲜,核泄漏抢盐记得不?抢回家一看,卧槽!非典抢回来的还没吃完呢!

    今年的形势却不一样,这属于国家调控,物价闯关,这一切的源头,来自于前几年施行的“价格双轨制”,由于因此滋生了腐败,倒爷遍地走,经济混乱等诸多因素,上面就下定决心进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由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市场制。

    要闯过这艰难的一关,必须要经历这么个艰难的提价过程,但要让老百姓逐渐适应物价上调,这关不大好过。

    俩人见高天眯着眼不说话,以为这孩子没听懂呢。

    李诚濡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咋了?生病了?”

    高天咧着嘴说道:“没,就是在思考您二位刚才的话。”

    赵宝纲笑道:“物价飞涨,受益的是国家,吃亏的就是咱这些小老百姓,这有啥好思考的?”

    “我听说,中华烟都十块钱一盒了,我上个月买还1块6呢。再这么涨下去,真啥也买不起了。”李诚濡也叨叨了两句。

    “猪肉也贵了,现在3块5一斤,比前阵子整整翻了一倍还有富余,特么的,今后连肉都吃不起了。”大纲子愤愤不平。

    “上头这是要干嘛?小天儿,你刚才不是在思考吗?你有什么看法?”

    “没啥看法,很正常,说白了,这是国家要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老百姓要是说吃不起肉喝不起酒了我信,您二位都百万身家了,还在这儿哭穷,我可就真鄙视你们了。”高天不理两人的吐槽,直接从根子上分析说透。

    老李老赵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我说二位今儿过来,不会就为了跟我说这个的吧?”见两人傻笑,高天就一脸无奈了。

    “没,这不是很久没见面了么,过来找你喝一顿。”赵宝纲说道。

    “没那么简单吧?有事儿您直说。”高天一眼看穿,两人明显无事不登三宝殿。

    赵宝纲眨了下眼,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顺便化个缘,是这样的,中心投拍了一部电视剧,但是经费给的不充足,领导的意思是,谁能拉来赞助,谁就能挂副导演。你知道你赵叔儿是个心怀大志向的人,碰上这么个机会不容易,这不……嘿嘿……”

    高天挤咕挤咕眼珠子,心说这年头就兴拉赞助了?

    这货对文艺圈还真不了解。

    站起来,他说道:“走吧,天儿还是有点热,咱去院里吃,边吃边聊。”

    两人跟着起身,走到院子里,将酒菜放在石桌上,开始摆龙门阵。

    葡萄已经采摘完了,高天抽时间把葡萄树的枝芽修剪了一下,微风一吹,沙沙作响,还挺有意境的。

    刚给二位把酒倒满,陈志平那货就回来了,跟踩着点儿似的。

    “哟,喝上了?”将摩托车停好,他笑着走过来,也不客气,拿了个酒杯直接落座。

    “志平你最近忙啥呢?整天不见人影的?”李诚濡问道。

    “我能忙啥啊,一个音像店就把我栓死了。”陈志平撕下一个鸡腿,边啃边说道。

    “你咋这么早回来了?”高天也问了一句,平时这个点儿,是音像店正忙的时候,小舅舅一般不到十点钟回不来。

    “雇了个人,你认识,就方红梅。我一大老爷们儿,不能老靠在音像店不是?”没干几个月,陈志平就烦了,虽说卖磁带挣得不少,但是他嫌不自在,每天往音像店里一坐,就等着顾客上门,除此之外啥事儿都干不了,跟以前东跑西颠相比,他过够这种闲在日子了。

    小舅舅什么脾气,高天一清二楚,见他热乎劲儿过去了,就知道他那可不安分的心又活泛起来。

91 卖疯了(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