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蓦然回首 上(1/1)
作者:原鸣
    “你怎么突然想起习琴来了?”

    “因为喜欢呀!”

    “可是……可是你干吗要跟着阿萱的外叔祖习琴?”

    “因为阿萱也在跟着她外叔祖习琴呀,我们正好可以作伴!”

    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我忽然感到脑仁儿疼。阿萱是徐嫣前夫陆尚的甥女——陆尚之妹陆敏的女儿。当初在陆家时,徐嫣与陆敏相处甚好,是以改嫁入我家后亦时常邀陆敏入府闲话,连带着晴儿也和陆敏之女阿萱成了好朋友。那陆尚却不是别人,正是陆康之孙。陆绩作为陆康的幼子,尽管年纪要小上一大截儿,却正经是陆尚、陆敏兄妹的叔父!据说徐嫣从前曾对陆绩多有照拂,凭借与陆家的这层关系,她的确为孙陆两家关系的缓和增加不少助力,可请陆绩教晴儿鼓琴……天,那是陆绩呀!是向来只与顾雍一道品琴操缦的人物!而顾雍除了是陆绩的姐夫,更是琴道大家、曾著有《琴操》一书的蔡邕的得意弟子。孤高如陆绩,赶上哪天他心情好请他指点一下自家晚辈的琴艺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晴儿——须知孙陆两家的关系虽已缓和,但弱冠之年已过的陆绩至今依然拒绝出仕。他仍对其父陆康及半数亲族的死难以释怀吧?而造成这一切的人是谁呢?——不对,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这样想着,我迅速抬眸看着晴儿:“这些日子徐夫人病着,你一直没去上课吧?”

    “是啊。”

    “如今她已大好了,不过还是不宜出门。”我盘算了一下日子,“明日初五,本是你该上课的日子吧?”见晴儿点头,我弯起唇角露出一个笑容道,“这样吧,明日我陪你去陆府,如何?”

    “可是……”晴儿疑惑地凝视着我,“姑姑不是不喜欢阿萱的外叔祖么?我还记得我小时候,你都是叫他‘偷橘子陆郎’的……”

    “咳咳……”握拳抵唇干咳两声,我忍不住抬手捏了捏她粉嫩嫩的小脸蛋儿,“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他既做了你的老师,我自当对他敬重有加。”

    我说到做到。为便于骑射,我平日里多着戎装,可今日既是去习琴,为表郑重,我特意挑了一件端雅的广袖曲裾,又佩了香挂了玉,头发也梳成三环髻,以至于出门时,晴儿大惊小怪地盯住我看了许久。

    等到了大门外,晴儿更加惊讶了:“姑姑,你的女兵也跟着我们一起去么?”

    “是啊,”我向挎刀列队于马车前的一百侍婢一挥手,笑眯眯地转向晴儿,“这样才显得郑重嘛!”

    习琴的地方是陆府后园的一座水榭,对花临水,雅致清幽,端的是操缦的好所在。可阿萱竟病了,临时派了人来请假。

    我的到来本就唐突——若按他陆绩的标准恐怕是失礼已极,然而陆绩脸上虽多多少少露出一丝意外,但他显然没打算和我多费唇舌,微微躬身施礼的下一刻便掉转身,兀自沐手焚香,肃然端坐于琴前。

    好吧!我撇撇嘴,正好我也懒得和你废话!只是千万别让我发现你有什么不良图谋,否则——哼哼,那列于府外的一百戴刀侍婢可不是来品音赏律的!

    这个时候,晴儿亦已端坐于琴前,致礼毕,陆绩微微点头,她便铮铮淙淙地弹了起来。

    《林钟意》,我无声地笑了,这么巧,也是这支入门曲。

    然而我的笑容还未在脸上停留多久,陆绩忽然打断她:“鼓琴时无问有人无人,常如长者在前,身须端直,且神解、意闲、视专、思静,而非随意娱乐、信手拔弄。重来!”

    “是。”深深吸了口气,晴儿静了一下,才重又弹起。可未几,又被陆绩出言打断:“用指必须甲肉相兼,方得出声清润。甲多声焦,肉多声浊。重来!”

    “是。”

    “说过多少次了,弹琴之法,必须简净。非谓人静,乃手静也。手指鼓动谓之喧,简要轻稳谓之静。重来!”

    ……

    “琴之为器,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明辨雅俗、黜俗归雅,对于鼓琴者绝非纤微小事,实乃琴品高下之根本。喜工柔媚则俗,落指重浊则俗,性好炎闹则俗,指拘局促则俗,取音粗粝则俗,入弦仓猝则俗,指法不式则俗,气质浮躁则俗,种种俗态未易枚举,但能体认得静、远、淡、逸四字,斯俗情悉去,方臻于大雅!重来!”

    ……

    “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琴有正声,有间声。其声正直和雅,合于律吕,谓之正声,此雅、颂之音,古乐之作也;其声间杂繁促,不协律吕,谓之间声,此郑卫之音,俗乐之作也。雅、颂之音传播,则民风端正;郑卫之音风行,则人心放纵。然则如之何而可禁邪归正?须用黄钟以生音律,用中正加以节制,使郑卫之音无从混入其中。重来!”

    ……

    陆绩在干什么?不过是一支短到不能再短的入门小曲而已,何以生出这许多啰嗦?——我的双手蓦地握紧——或许他根本不必再有什么不良图谋,单单如此,已足够将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击碎打落至谷底了!而对于一个心思单纯又对未来充满希冀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果然,当我再次将目光转向晴儿时,潮湿的雾气已在她眼中凝结,可她紧紧咬着嘴唇,脸上竟现出一抹似曾相识的倔强。然后,就在她吸了吸鼻子准备重新来过时,我终于坐不住了:

    “陆……”强自把直呼其名的冲动咽下,我缓了一缓,“公纪先生,晴儿还只是个孩子,技法娴熟即可,懂什么邪啊正啊、俗啊雅啊的?您如此要求,会否失之严苛了?”

    “哦?”抬了抬眼皮,陆绩满脸倨傲,“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自古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然则琴之妙道岂小技也哉?而以艺视琴道者,则非矣!学琴者,非首重性情,虽声调铿锵,音律精审,是尤乐人之琴,而非儒者之琴也!””

    你酸不酸呐!我在心底暗骂,这些读书读太多的人,就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好像不这样故弄玄虚就显不出他们学问高似的!可心里虽恼恨不已,为了晴儿,我却不得不强压怒火,维持着面色的和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踏的地方,膝所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之哗哗声响,刀刺入牛体时更是豁豁有声,这些声响竟全然合乎《桑林》、《经首》之曲的韵律。文惠君问:‘你的技艺何以如此高超?’庖丁答:‘臣之所好者,道也,更进于技。臣初解牛时,所见者无非一头整牛。三年之后,入目则是牛之肌理筋骨,再不见整牛。如今解牛时,臣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感官停止而全凭神识驱使。’”顿了一下,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带情绪,“庖丁虽得解牛之道,但若无之前数年技之打磨,又如何能得入道?虽说彼道非此道,但解牛也好,鼓琴也罢,若不以研习技艺为根基而一味求诸道,怕是如无源之水,立见其涸矣。由此看,公纪先生或许是位好琴家,却未必是位好老师呢!”

    举目间见陆绩非但未动怒,反而倨傲之色尽去,神色间现出一抹肃然,我不由淡淡一笑,继续道:“先生以为,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我却以为,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其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故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又何必牵合矫强?”

    话音落地,陆绩微扬下颌望向我的目光中已带了审视,我亦微扬下颌,带上一丝挑衅地盯视着他。然后,就在我以为他终于忍不住要发作时,他忽然极有风度地笑了。几乎与此同时,一个甜脆的声音响起道:“哈哈,舅舅也有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