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章 储粮之散了冬学(2/2)
作者:桃源中人
    那些人并不计较他俩谁是老大谁是老二,“呵呵呵”地笑着就走了。

    后来熟悉他俩的人,便会通过他俩说话的语气,分辨出谁是举鹏谁是举程来。

    举鹏说话走路一贯沉稳端正,显得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就像是一个小大人。在课堂里,每当轮到他回答先生们的提问时,举鹏会紧扣先生们讲过的内容一板一眼地作答,不会漏掉任何细节。

    举程则不同了,他的思维显得稀奇古怪,动不动会从嘴里冒出个什么话来,有时候连先生们也没听明白。

    细一追问,原来这小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药材,正在默诵他娘莲花给他说过的药性,一不留神竟冒出嘴来。

    再一追问,举鹏才正儿八经地按要求回答先生的提问。

    他们见举程小小年纪,竟然痴迷于药材和药性,暗暗惊异不已。举程的这个表现,渐渐在先生们中间传了开来。

    他们都言这小子具有医药天赋,若是专人对他培养,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药学家。

    在凤龙庄学坊里念了半年书的举万和举里,模样儿虽然长地大致相同,但庄里人都能够轻易地将他俩分辨出来。因为举万的眉心正中长着一颗小小的黑痣,举里的眉心并没有相同的痣,所以这哥俩不像举鹏和举程那样难认。

    由于他俩入学坊的岁数太小,牛书谨平时只教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让俩人识字,并未严格要求他俩写字。同时,牛书谨还教会他俩在学坊遵守的规矩,便于俩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天傍晚散学之后,举万和举里就和小时候的举鹏和举程一样,最爱围在正德膝下,听爷爷讲《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里面的动人故事。

    跟着庄里的大孩子一起念书,他俩从牛书谨那里学到了不少童谣和行为礼仪,遇见庄里的大人们,便能够主动地打招呼问候。庄里人见了,当面表扬他俩懂礼貌有规矩,回去之后就会指教自家的孩子,要向天佑的几个儿女学习。

    玩,总归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一年来,姐弟六个人聚少离多,在一起玩耍的时间太少了。如今聚到了一起,谁也不用担心早睡早起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背不会书而挨先生板子的事情,便放开手脚玩了起来。

    他们一会儿在院子里踢毛蛋,一会儿在草垛旁边捉迷藏,一会儿拉着衣襟子玩老鹰抓小鸡,一会儿躲在西房炕上窃窃私语着什么。

    十一腊月里天气冷,虽然他们身上穿着王商氏和莲花手工缝制的棉袄,手上套着莲花用毛线编织的手套,头上戴着棉帽儿或者脖子里围着棉围巾,可是脸蛋和耳朵都被冻地发红发紫。

    但姐弟们谁都毫不在乎,依然在一起玩的欢天喜地。

    天佑和莲花见孩子们玩地开心,任由他们放开性子去玩,并不干涉他们。

    水珠、举鹏、举程、举万和举里五个大孩子,有时候出门找庄里的同伴们去玩,半天也不见回家来。参珠不见他们的踪影,就会一个人蹲在院门口,哭着鼻子等姐姐和哥哥们回来。

    遇到这种情况,天佑就会把参珠心疼地抱到厨房炕上暖和。

    等她的几个哥哥姐姐回来了,天佑故意黑着脸训导他们只顾自己开心,不管不顾最小的妹妹。

    这时候,五个孩子会悄莫声息地溜上炕去,惹着哄着逗参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