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乾陵故事 下(2/2)
作者:长空远
    “在高宗后期,许多重大的朝政决策都是两人共同作出的。在李治打击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重臣为首的关陇势力中,武则天的智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孙无忌身为皇舅,又是两朝重臣,权势滔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关陇势力,已经对皇帝的权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武则天的辅佐之下,李治终于重整朝纲,狠狠地打击了关陇势力,将大权彻底地掌握到了手里。”

    “武则天称帝后,整个政治气象还是比较清明的,非常重视人才她执政十六年,为后来的继任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才有了被誉为开元盛世的伟大传奇。”

    “她打击贵族世袭势力,劝课农桑,大力减轻农民的赋役,巩固边疆关系,促进文化发展。可以说,她的成就相当巨大,或许会比我们所知的更为巨大!”

    “纵观古代历史,历朝历代,唯有在武则天当政之时,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当时的妇女甚至可以休夫!这在男权之上的古代可谓是前所未有之事!”

    “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座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里,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作为女人的武则天高坐龙椅,一如男人一样雄视天下,这是何等的气势!”

    “有兴趣的话,到时大家可以去一下大明宫遗址,现在遗址已经完全发掘清理出来了,它足足有四个紫禁城那么大!就算是号称欧洲最大的凡尔赛,也就是大明宫规模的三分之一!”

    “武则天临终前,取消了自己的帝号,还政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死后与丈夫李治合葬一处,于是就有了这座独一无二的一陵两帝的景观。”

    “当然,任何一个皇陵,都意味着无尽的宝藏,尤其是乾陵这种规模的皇陵,简直就是盗墓贼的一座灯塔!历史上有记载的盗掘行为就有十几次之多!其中大规模的盗掘就有三次。唐末的黄巢大军曾经出动四十万大军,却一无所获,只在此地留下一条‘黄巢沟’。五代的温韬盗遍关中唐陵,唯独在盗掘乾陵时,几次盗掘都发生了异象,史书上记载的是‘风雨不可发’,把盗墓狂人温韬给吓住了,这才逃过一劫。民国时期,就连孙连仲也曾以演习的名义派出一个师的部队驻扎乾陵进行大规模盗掘,仍然是一无所获。”

    “从20世纪中期一直到现在,要求发掘乾陵的呼声不绝入耳,但国家一直坚守一个底线,在没有完全的技术把握之前,坚决不对古代的帝陵进行主动发掘!实际上,这是一种卓有远见的眼光!从二十世纪中叶一直到现在,除了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皇陵或者王陵进行过为数不多的抢救性发掘之外,真正主动发掘的帝陵也只有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

    “说起这定陵,你们在京城的应该比我还要熟悉。其实就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都极力否决发掘定陵的要求,不过,在完全不具备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前提下,定陵还是被发掘了。”

    “结果就是,大量代表了明代万历年间最高织造水平的丝织品全部毁于一旦!因为,深埋地下数百年之久的丝织品一暴露在空气中,环境变化,立刻就被氧化变色,接着就是发脆,最后就变成了一堆粉末!悲剧的是,现场的众多考古学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无价瑰宝化为尘灰,却又束手无策!”

    慕容轩叹息。

    “可惜啊!如果那些丝织品放到现在,绝对能够很好保存下来!”

    陈鹂娟也叹息。

    “事情还未结束,在发掘了定陵之后,当时有学者还提出要对乾陵也进行发掘!”

    “幸好当时的一位领导人卓有远见,驳回了乾陵的发掘申请,而且当时还下了一个文件,就是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绝不允许发掘历代帝陵。”

    “事实证明,那位领导人的决策是极为明智而远见。就在定陵发掘十年后,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降临了,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或拆或砸或焚,古代前贤留下的古迹还有坟墓均被狂热横扫,许多价值无量的文物包括历代传承下来的书画典籍化为熊熊烈焰!”

    “定陵自然也是在劫难逃,珍贵的帝王棺椁从博物馆中被抬了出来,扔的扔烧的烧。就连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尸骨都被拖出棺椁进行焚烧,可怜一代帝王,生前极尽荣华,死后深埋地宫之中,最终还是落得一个尸骨无存。”

    “大家可以想象,要不是那位卓有远见的领导人当时否决了那个学者的申请,发掘出来的乾陵文物最终可能也难以逃脱那次浩劫!”

    一行人都默然,他们来自京城,其中大多去过十三陵的,自然也知道这一段历史。

    “话题有点沉重了,咱们再聊聊唐高宗吧,毕竟他才是这乾陵的正主!”

    慕容轩说道。

    “唐高宗是怎么死的?”

    活泼的许欢换了个话题。

    “史书上只是说他患有风疾,有现代医学专家考释了高宗的症状,认为他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头痛眩晕、视物不清就是脑血管的堵塞压迫痛神经和视神经造成的。但真正加速他死亡的原因是药物中毒。”

    “要知道,大唐皇家非常重视道教,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人,王公贵族们对于道教方士丹药之道非常盛行,皇帝也不例外。方士炼制丹药,金粉和红汞是十分重要的辅药,而炼丹的丹炉大多以铜制成,里面也含有大量铅元素。”

    “为了治好自己的风疾和延年益寿,高宗请人找到当时两个非常著名的道家方士,一个叫潘师正、一个叫刘道合的人帮他炼制丹药,此二人事迹旧唐书与新唐书均有记载。”

    “可能二人炼制的丹药确实对于唐高宗的风疾有一点效果,于是时不时的就让二人进贡丹药。公元670年,刘道合去世。后来在迁葬的过程中,打开刘道合的棺木,却吃惊地发现棺内只有一张人皮,人皮的背后裂开了一道大口子,骨肉皆消失不见,就像是蝉蜕一样,见到的人都说这是羽化升仙的现象。”

    “消息传到唐高宗耳朵里,于是很不高兴地说,本来是叫他炼丹给我的,不想练成了仙丹却自己吃了成仙去了!尽管不高兴,但高宗对他之前留下的丹药却更加信任了,于是加大了用量,结果,原本虚弱的身体哪里能够承受如此猛烈的药效?结果导致身体全面失调,死于东都洛阳。”

    慕容轩说道。

    “唐高宗忘了父亲唐太宗的前车之鉴,追求延年益寿的结局反而加速透支了生命潜能,都是在50来岁就驾崩了!”

    陈鹂娟叹道。

    “这就是人心欲望,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虚幻,什么都想要,这就带来了灾祸。很多时候,毁掉自己的只有无尽的贪欲。”

    宫楚良居然像个勘破红尘的老僧一般,字字珠玑。